返回

四合院:60年代一厨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0章 叶三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您说前阵子那个要死要活的王老汉?”

    “对,就是他,你说,这会不会是一伙儿的?”吴长顺挠了挠下巴。

    “您还别说,真有可能。”

    “王老汉是?”

    “哦,前阵子,也有两个月了。来我们所里报案,说是被人骗了钱,原本这王老汉啊……”

    这王老汉原本也没几个钱。

    真正厉害的,是他的儿子。

    在放开个体经济之后,真正挣钱的,其实不是固定窝在一个地点的人,而是敢全国到处跑的。

    这个时间段,各种律法都还不成熟。

    哪怕你从A点买烟,带到b点去卖,走一趟,都能挣好几百块钱。

    而四九城里,那些个从香江过来的手表,衣服裤子之类的东西,更是数不胜数。

    只要是新鲜东西,在四九城,就不怕卖不出去。

    有胆量,从南方背上一包裹货物,倒腾几次,少的挣个几百块,多的成千上万也不是不可能。至于更多的,那就得跟铁道那边有点关系,才能做到了。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风险。

    这个风险不是来自于官面的。

    而是来自于拦道的。

    这年头,在外面行走的,要是没一点儿功夫,是真走不下去。大家伙手里可是有真家伙事的。而且,下手,那都狠得不要不要的。都是奔着要人命去的。

    这些个运货的,跟古时候行走江湖也差不到哪儿去了。

    风险高,利润嘛,就看个人的见识了。

    所以,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是不愿意出门去折腾的。

    像是一大爷这一类,让他们出去,他们都得犹豫一番,那是真正经过兵荒马乱过来的。所以,在四九城,这么一小撮胆子大的人是挣到钱的,还挣到不少。

    “王老汉他儿子,在南边,不知道倒腾什么,发了财了。他儿子也是个孝顺的,回来之后,又是把房子修整了一番,还顺带着,给王老汉买了辆自行车。又给王老汉留了不少钱,这也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王老汉家里,有整整三万元。”

    在这个年代,万元户,便已经能够够得上登录报纸的程度了。

    只不过从85年后,通货膨胀,万元户,才逐渐降低了含金量。

    “那他们是个什么手法?”

    “不知道。”

    “啊?”

    “就是不知道。”吴长顺叹了口气:“王老汉说,他就是有一天,上街买菜,被碰了一下。老一辈的人了,自行车被碰了一下,那自然心疼得不行。谁知道对方还挺大方,下了车,就道歉,又是修车,又是送钱的。这一来一回,两边就算是聊上了。”

    “那么一打听,住得还不远。王老汉也没放在心上,后来,又遇着了好几次,王老汉也不知道怎地,稀里糊涂地,就把钱给他了。”

    曹魏嘴角略微抽搐了一下。

    出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