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
林芊强按下心中的胆怯,保持恭敬的姿势,等待皇帝一锤定音。
赵明珹的古怪态度,使萧岐印证了刚刚的猜测。
此事并非赵明珹所为,是王青仪死而不僵,借云桐的口争夺权力。
“启禀陛下……”
“皇后高义!”
萧岐猛一回头,皱眉观瞧。
只见刑部的南宫尚书,迈出队伍,高声道:“陛下宽仁,恢复旧制,取消人殉,乃大盛之福。”
这帮齐州奸佞顺杆爬的本事一点没落,萧岐的神色恢复往常,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转回身去。
往日云桐命都要没了,也不见他们眨眨眼。如今看到云桐能扶上墙为他们所用,就迫不及待地要凑上去。
“南宫尚书此言差矣。”
站出来唱反调的是吏部尚书。
萧岐挑挑眉,吏部尚书是赵光霖亲自提拔起来的,与萧家的关系也算亲密,往日里也有多来往。
“此举,岂不是要陷陛下于大不孝?”吏部尚书抬手朝东方行了一礼,“殉葬一事,先帝两朝一贯如此,岂能坏了规矩?”
“今时不同往日。”面对吏部尚书的质问,南宫正面色平静,毫无波澜,“若说惯例,自祖皇帝开国以来,无生养的后妃,在皇帝成仙后,都留在后宫享受后人侍奉。只是后来……后宫的规模逐渐变大了,才不得不让她们离开后宫,另选地点安置荣养。”
萧岐很不喜欢南宫正说起历朝规矩时的神情,那种傲慢的眼神分明就是在说他们这些被皇帝提拔起来的家族没有根基和底蕴,连这些都不知道。
像萧家这种人家,发迹不过四五十年,虽说有圣眷,但皇帝也不会让他们随随便便就知道赵家的家事。
帝王之事本就是密不可闻,为赵家记录日常言行的书记官更是代代相传,无需与他们交往。
萧家作为后起的家族,除了听那些茶馆说客胡言乱语,只有两个途径前去得知前朝的史料。
一个,是把官做大,去藏书阁查阅往年奏折圣旨的留档。
可惜,五十年前京城动荡,旧文散佚。如今藏书阁里只有这五十年里的档案。
另一个方法则是与世家大族搞好关系,娶一个世家女,让她带着世家的笔记嫁进来。
萧家执着于云桐也有这个心思。
要论盛朝哪一家的藏书最多,肯定要数海洲云家。哪怕五十年前他们被迫从京城逃往海洲,也未曾遗失家族书志。
可是,云晏与萧家玩了个心眼,扣住云桐的一部分嫁妆,更在萧家提及此事的时候,装傻充愣。
而云晏的妻子萧淑,素来与萧岐不合,自是不肯失了拿捏萧家的底牌。
萧岐本以为云晏死后,他能拿捏住两个孩子。
谁知道,云晏的棺材板还没盖上,云权就当机立断烧了自家的书房,彻底绝了萧家的心思。
那边南宫尚书还在解释着旧制。
“要论起来,这几十年才是不得已而出此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