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南宫芳给了画眉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快去吧。”
等着买酥饼的人不少,其中还有两个穿着绸缎的少年女子,看起来像是大户人家的侍女。
画眉正巧排在她俩后面,听到两人的交谈。
只听一个问另一个:“明日月夫人带着几位姑娘去进香,你居然还有闲工夫出来偷懒。”
另一个连忙否认:“才不是呢,是玲姑娘想吃这一家的点心,让我出来买的。”
“你就好了,如今郊外正是春意盎然的时候,你跟着夫人和姑娘出去还能看看花看看水。我却要忙着晒书阁里的书。”
“姐姐别难过,我编个花篮给你带回来。”
“那就说定了,对了这次桐姑娘也去吗?”
听到桐姑娘,画眉立刻竖起耳朵,原来这两位是云府的侍女。
“桐姑娘去不了。”
被留下晒书的侍女又追问道:“你说桐姑娘每日都在忙什么呀,我听说她与别的姑娘不一样,隔一天才去学堂一次。”
“好姐姐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是桐姑娘院子里的,这种事我也不能乱打听呀。”
那侍女还要再问。
被她的同伴一句话挡了回去:“姐姐,你如今在书阁做事,桐姑娘院里的桃珠姐姐经常去书阁借书送书,你若想问,问她就是。”
说罢,接过点心铺包好的酥饼,快步走开了。
画眉听了个全场,带着酥饼回到南宫芳身边,一字不漏地将两人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姑、少爷,那个一直打听桐姑娘动向的侍女一定有问题。”画眉笃定道。
南宫芳点点头,嘱咐道:“回去再说。”
两个人吃完了汤饼,稍坐了一会儿,与汤饼摊的老板闲聊了几句。
“听口音两位客官不是本地人吧。”
“我们是樵郡来的。”南宫芳如实答道。
“樵郡是个好地方啊。”老板擦干净桌子,客人放下的银子足,他笑起来特别有诚意。
“不如海洲。”南宫芳笑着道,“大街上没有这么井然有序。”
“您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吧。”老板没读过书,没听懂南宫芳说什么,不过听起来是好话。
“前几年这条街还不是这样呢。”老板指了指码头,“这里靠近码头,又是个窄巷子,官爷管不到,经常用码头上的闲汉来这儿溜达找茬。”
“竟有这样的过往,如今可真看不出来。”
“可不是嘛,多亏了云家的大姑娘。”老板无不感激道:“去年她刚刚出门的时候,对面做点心的丁寡妇大着胆子拦了车,把这条街的事跟大姑娘说了。没过几天,县衙就增添了人手。”
“这位大姑娘倒是心善。”
南宫芳不禁对这个孩子更好奇了,虽说她只是传话,可有多少高门子弟听了百姓们的恳求,转身就忘记了。她能记在心里,就已经比这些人高出不知多少倍去。
“客官来海洲是投亲啊,还是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