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高等教育与就业出现严重的脱轨现象,如果大学期间没有自学,仅仅是靠按部就班的学习,很难在社会上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因为大学里的教育和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差距大。比如编程,大学生学的在市场上基本都需要再重新自己学一遍。
很多人习惯了别人喂到嘴里,所以很容易离开学校后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问题在于什么呢?
有很多方面,很难说清楚。
某个著名三农学者闻刚军教授曾说过一句话:“高校的人文教育落后社会,不创新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先不论这位教授屁股歪还是正,就对方这句话还是有不少的道理。
现在高校风气很差,都在向钱看,教出来的学生也在向钱看。
陈灏认为,学生可以向钱看,但至少高校不能这样。
很多高校不重教学重科研,因为科研成果可以变现,因为可以从横向纵向项目中lq,因为……太多了。
高校教育制度的创新或者变革迫在眉睫,可真正敢这么做的高校屈指可数,而且目前来看,取得的效果也是有限。
还有当前的社会形态也很有问题,人的增量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和阶级分配的能力,这就形成了被迫内卷,你不卷别人卷,卷不过别人就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躺平也要资本啊,没资本的躺平叫逃避。
别的学校可以不重视教学,但是光华大学不行。
学生混日子影响的是他自己,老师混日子影响的就是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了。
“今天的会就到这里吧,散会。”
说完,陈灏带着邓慧直接离去。
二十多位院长纷纷起身,有几人想去找副校长苏瑞,但对方直接摇摇头,一句话没说地走了。
这几人再有不满也得打碎了吞进去,毕竟光华不像公立大学,这是私立的,不管是普通的老师还是院长、副校长,只要陈灏想开就能开谁。
……
九点不到,各大学院教学楼的几间教室门口已经出现不少等候复试的应聘者。
这一次的复试,其实大多是来面助理教授的应届博士研究生,对应需求五百余人,参与复试的近两千人,差不多三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能上岸。
不过也不是这么绝对,如若满足条件也的确有很优秀,满额也能招进来,毕竟光华不缺钱。
材料学院教学楼305教室门口。
“强子,你紧张啥,以咱们的水平肯定没问题。”看着舍友许强一直在嘟嘟囔囔念叨着,郑兴安拍着对方肩膀安慰道。
许强抬起头,一脸得愁容,他唉声叹气道:“我听说光华大学很重试讲,万一试讲表现得被pass了怎么办?”
“试讲也就是走个流程,现在大学都看重学术能力,谁招收纯教学型教师啊?”郑兴安不满道:“而且咱两还是之江大学的,面个光华还不妥妥的,你有啥好担心的?”
之江大学是国内top3的名校,虽说是顺口溜清北复交浙的末尾,但近些年发展得很强势,毕竟全省就这一个985高校,宝贝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