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学当校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八章 好家伙,智能恒温鞋?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校长,给条活路吧……”

    陈灏:“……”

    “马总莫开玩笑了,我又不是杀手。”

    “陈校长,如果不能跟你们智能恒温衣合作的话,我们申洲国际只有死路一条了。”马建荣苦笑叹道。

    陈灏不接茬,笑了笑道:“马总谦虚了,申洲国际的大名我在美国都有所耳闻,&sp;&sp;贵公司的生产工艺技术相当不错,现在发展的不是挺好的吗?”

    “那是之前,现在这个时代发展的速度太快了,生意做得越大越是得小心翼翼,不然随时都会被淘汰。”

    马建荣长叹一声,“申洲国际员工数高达8万人,我得对这些工人负责。”

    这些话就有些虚伪了,这年头的工人的地位可不是四五十年前。

    陈灏也懒得跟对方兜圈子,淡淡地说道:“马总,我就跟您直言了吧,智能恒温衣的话,不会像光子屏的生产模式,而是自产自销。”

    光子屏售价才几百,智能恒温衣一套3899元,利益相差之大不言而喻。

    而且智能恒温衣的技术含量并不低,找代工厂容易造成技术泄露。

    马建荣内心一凉,虽然早有心里准备

    180万件服装、600吨面料,这只是申洲国际一天的产能。

    作为世界最大的服装加工厂,马建荣的确有这个底气解决智能恒温衣的产能问题。

    陈灏说道:“我不要你的股份,不过我可以考虑收购你们的工厂,比如宁波工厂、安庆工厂。”

    听着这话,马建荣脸色顿时阴沉了下去。

    很明显,对方从始至终都打着工厂的主意。

    申洲国际共有五大生产基地,三个便是国内的宁波工厂、安庆工厂、衢州工厂,还有两个则是在越南和柬埔寨。

    国内三大生产基地中,产能最强大的是宁波工厂,拥有工人26000人,一年可生产24亿件成衣!

    其次是安庆工厂,工人数为12000人,&sp;&sp;一年可生产8672万件成衣。(数据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

    只要能收购这两個工厂中的任意一个,&sp;&sp;都能将智能恒温衣的产能问题解决掉。

    马建荣哪里能同意,把工厂卖掉那是竭泽而渔啊!

    工厂才是申洲国际的底子。

    “很抱歉,这个我不能同意。”

    “没事,马总你可以好好考虑,不急。”马建荣的拒恒温衣少!”

    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

    连陈灏自己都忘记还可以应用在鞋子上。

    “马总,你这个提议我很感兴趣,不过涉及到技术方面,你得给我点时间考虑下。”

    “能理解,那陈校长您考虑好了再联系我,我等您的好消息。”听到陈灏言语中的微微心动,马建荣总算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