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啪!”
顿时,数万人的广场顿时安静下来,纷纷抬头看他。
只见那少年把右手一抬,伸出食指一指天空,口中念诵到:“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上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费舌尖!”说到“舌尖”的时候,声调猛地一下子抬高,随后便摸起穷摔往石板上一砸。
“啪”地一声响,在场的人顿时摸不着头脑。
此时,坐在最前面的小团儿猛地喊了一嗓子:“好!再来一个!”
石榴儿也学着喊了一嗓子:“再来一个!”
周围的人也受了鼓舞,举拳喊到:“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
……
石林望着台下的难民们越来越像模像样了,也就欣慰不已。这些都是他事先教会的托儿。按照郭德纲老师的说评书情形而布置的人手。
作为纲丝儿的他极其喜欢郭德纲老师的相声,尤其迷恋这单口相声,又叫评书的《坑王驾到》。
当然,这一世的人们自然没接触这一广受百姓好评的形式,石林也就能够凭借着记忆自由发挥了。
这一想法还是今晨晨练时,狗三儿禀报的消息:方圆野菜不多了,深山里的野兽也不多了,剩下来的时间恐怕口粮都是问题。
石林就琢磨着昔阳家不会善罢甘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而观望难民区与富户区之间有官兵重重把守,要想成功混过去,就得有一身像样的衣服,还得弄一些营生物件,否则,怎能从铜墙铁壁的重重包围中进得了富户区呢?
灾民们的口粮,还有新近所需衣物,总不能靠打家劫舍,也不能靠偷盗。贫民区的百姓本来就对难民心存芥蒂,怎肯再做些龌龊之事。
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
而赚钱的营生,在这贫民窟里,能找到什么活计?
思来想去,石林觉得民众欢迎率最高的就是评书了。耍一耍嘴头子,用好故事吸引住人,让这些百姓打一些赏赐,几日下来,估计就能置办齐整衣物,还有维持几日难民的口粮了。
当下,石林整理了前生所记忆的郭老师的精彩段子,便撒下不少人手去贫民区,边敲梆子边吆喝起来:“听先生说书了!阅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尽在石林评书剧场!”
“邦邦……邦邦……”梆子响过几声后,那边也有人正在喊喝:“阅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尽在石林评书剧场!”
……
此时节,石林刚背诵完一首定场诗,便看到村巷街口聚集了不少当地百姓。
石林顿时来了兴致:“好!再来一个定场诗,听好了!十冬腊月大雪降,老两口儿睡觉抢热炕,老头儿要在炕头睡,老婆儿就不让不让偏不让;老头儿抄起了顶门闩,老婆儿拿起了擀面仗,老两口儿叮叮当当打到大天亮,挺好一热炕,谁也没睡上!”
“轰……”
石林刚刚说完,场下的人,还有村口的百姓顿时大笑起来。
石林一看,对于凡夫俗子,只能择一些浅显易懂的段子来讲,才能受到奇效,于是接二连三抛出一些俗段子来:
“初三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