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几口气,心情尚未平复,但他还是竭力让自己冷静。
倘若他只是九皇子,他可以随意发/泄他的怒火与不满。
可他如今是江北赈灾的钦差大臣,不管遇到何种大风大浪,他都必须稳住。
因为他的肩头,担着千斤重担,容不得他有半点恣意。
他问白明微:“此种情形,可在大将军预料之中?”
白明微摇头,又点头:“回殿下,情况有点复杂。”
刘尧闻言,这般回应:“那你往简单了说。”
白明微开口,声音沉沉:“以往大灾大难过后,确有百姓被逼无奈,落草为寇,甚至集结成队,引发暴/动。”
“所以江北出现匪寇和暴民,都在臣的预料之中,并且与身为兵部参事的兄长,时刻准备着应付这些情况。”
“灾民落草为寇,甚至暴/动的根本原因是生存问题,一直以来,臣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行救灾章程,便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从臣近期收到的消息来看,江北情势极为糟糕,却还没有到彻底失控的程度。”
“倘若我们走官道,会看到一批又一批的逃荒流民,却还不会马上就遇到由灾民演变成的匪寇或者暴民。”
刘尧问:“那为何今日会发生如此情况?”
白明微神色凝重:“殿下,臣认为,这些匪寇并非真正的流民,而是有人假扮而成,目的就是为了促成江北灾民的暴/动。”
紧接着,白明微把适才与白瑜分析出来的结论一五一十道来。
刘尧没有立即言语。
一旁的俞剑凌却忍不住破口大骂:“我就知道元询那蛮子不是个东西!要说这么阴损的招数是出自他手,可真是半点都不意外。”
刘尧缓缓开口:“一将功成尚且万骨枯,更何况两国之争,自然无所不用其极。”
“江北闹水患,正好让他抓住了机会,他会这么做,也在情理之中。”
“本王理解两国之争背后血淋淋的数字,以及数不清的悲剧与血泪,这些是无法避免的。”
“这笔账本王会记下,但眼下不是讨伐元询的时候,本王最关心的是,此事的发生,是否有任何预防及解决方法。”
“能否预防将来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以及能否解决这种事情带来的损害。”
白明微深深地看了刘尧一眼,随即给予回应:“微臣知晓元询必定会借此机会出阴招,所以对他有所防范。”
“但臣的人手,多半都派去观察江北的水情,无法顾及整个偌大的江北,这种情况防不胜防。”
“今日发生了这样的事,如此汹涌且猝不及防,可见对方早有充足准备,更是无从防备。”
“而我们也难保这事会再度发生在江北的某个角落,所以彻底杜绝不大可能,只能尽量避免。”
“为今之计,就是解决水患,推行赈灾策略,只有百姓能够活下去,他们才不会破釜沉舟,背井离乡还要与朝廷为敌。”
刘尧闻言,默默点头:“本王赞同你的说法,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必须得解决江北的水患。”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