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自问自答:“只怕不会愿意,他们辛苦蓄养,却竞争不过从异邦贩售进来的牲畜,所得十分微薄,甚至难养活一家老小,那为何还要去蓄养?”
“大秦百姓不愿意蓄养,还会在大秦产生出一种‘自己养不如从外邦买’的思想:外邦的牲畜又便宜又好,我们还干嘛要自己养,又费时费力,直接从外邦购买,岂不美哉?”
王绾摇头道:“此想法不对,若人人皆着此想,大秦将有大患!”
其他人都看向王绾,只见王绾一脸正色,认真道:“看似从外邦购买牲畜,物美价廉,还为大秦节省了人工物力,可是否想过某朝一日,外邦无法或不愿再将牲畜卖于大秦,岂不是受制于他人,有弱点被他人拿捏在了手里?外邦若以此要挟大秦,又当如何?”
那不等于制造出一个弱点短板,让别人可以握住,以之拿捏大秦,这不是始皇等人想看到的,大秦怎么能有弱点被他人捏住。
光是想,始皇等人便能想得到那种受制于人,被人卡住脖子的情况会多难受,会给大秦带来多严重的后果。
李念道:“诚如首相所言,可后世有些人却想不通这,也不知他们是真想不通,还是装想不通,硬是觉得与其自己研发制造,不如直接从他国购买,结果等别国不卖给自己时,就懵了。”
“别人有的再好,也不如自己有。臣只是以牲畜为例,实则当大秦与更多国邦往来后,情况要更加复杂,诸国的物品流入大秦,将会对大秦同类的物品产生冲击。”
“这是大秦国际化道路上必会经历之事,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如何,大秦都必须要有完整的产业链和生产体系,从基础到高端,从农业生产到精密器械制造。”
李念语气认真,话中出现了一些对始皇等人来说新鲜的名词,但只是稍一琢磨,始皇等便明白这些名词是何意。
“简言之,他国能生产制造之物,大秦要能生产制造,他国不能生产制造的东西,大秦也要能造。不论大秦今后强到何等地步,臣都认为大秦必须要有生产制造的能力。”
“而不是觉得大秦强盛富有了,便可以不必自己再制造生产,只需花钱从他国那购买即可。如果真发生了那种情况,纵使大秦到时是天下第一富有之国,也依旧危险。”
始皇等人已明白危险在何处,自己不能制造生产,要靠从他国购买,即使再有钱,也可能面临其他国家不愿意出售的困境,其他国家一下断绝供应,可不得陷入困境危险中?
始皇仔细思考了下,发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不,不是很有可能,肯定是在后世有实例,所以李念才专门在此提出。
李念接着道:“对大秦而言,臣所言的这种危险,主要会发生在已经完成工业化后,在大秦的工业化后,大秦会迅速变得强盛富有。”
“而在强盛后,大秦国内的生产制造成本会相较于比大秦落后的国家更高,比如人力成本,像在大秦雇一人伐木,每天需支付一金作为酬劳,可在落后于大秦的地区,雇一名当地人伐木,却只需十一。”
始皇帝道:“所以,大秦会本在国内的工坊迁走,迁往到其他国家地区。这么做,确实会节省生产制造成本,但会产生一个很不好的结果:让大秦生产制造业被转移走,大秦国内失去生产制造之能,反而要从国外去购买用品。”
说到此处,始皇帝点头道:“朕明白了,的确无论如何,得让大秦保留独立完整的生产制造之能!”
李念道:“这种现象在后世已有发生,凡去工业化的国家都遭受了影响,便是后世第一强国未完全去工业化,仍保留有高精尖的产业,只将一些传统制造业转移出去,也后果严重。”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