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秦设计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1章 时代滚滚,大世将至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着李斯所言,很多大臣心中都不由生起一种时代大势滚滚而来,大世将至的感觉,这次要产生的变革比之前还要更加剧烈!

    即使是他们,一时也不敢说能看得清世界会变成何等模样,大秦会走向何方。

    他们现今所能做的,是掌握好大秦这艘巨舰,使之在时代的浪潮不被倾覆,反而越航越远。

    李斯讲完后,向始皇和众臣道:“以上便是臣所想,临时为意,粗鄙浅陋处,请陛下与诸公指正!”

    王翦笑道:“若李相所言都粗鄙浅陋,那我等所想又是何物?李相太过谦虚了!”

    冯去疾也道:“李相之言颇为在理,此战后,大秦有许多事物须得调整,制定更合时宜的律法当为其中之一,然臣以为还有一紧要处须作考虑,此即是培养更多贤才!”

    众人的目光又看向冯去疾,只听他道:“如今大秦以‘变卒为吏’和咸阳大考等法暂时缓解了贤才不足,但随大秦变得强盛,疆域更为广袤,需要的贤才将变得更多。”

    这个问题可以想到,随着大秦的疆域增加、机构增多,那需要的贤才可不得也要增加。

    总不可能将地方打下来,连基本的官吏都配置不齐,那还如何能控制得住哪些地方?

    冯去疾道:“不仅是治国理政之才,还需要其他方面贤才,如李相方才所言‘使我大秦有更多发现先进技艺之人’,较于学而有术之辈,不学无知之徒有多少可能发现先进技艺?”

    “耕种、织造、冶炼、木工等方面贤才,我大秦也都需要,耕种者若精深于耕种,可使农事产出更多,方能养活更多人丁,织造亦是如此,织造者若更为精擅,可做出更多衣物,使大秦子民足衣足食。”

    “不说大秦疆域扩大后将需更多贤才治理,但说日后与大秦建交诸国增多,大秦要在其等国内设使馆,驻使者,大使及使馆人员从何而来?且来往大秦的诸国之人增多,大秦也须有相应人员对其等进行管理,试问此等又从何而来?”

    虽然冯去疾没直接说搞教育可以使一国强大,但通过说出大秦若是不培养人才,日后定会人才缺乏的方式来告知众人,要在这时就重视起大秦的教育。

    冯去疾又道:“臣并非是要想使人人读书识字,而是大秦想要走得更远,变得更强,一直领先其他国邦,便须考虑此事。”

    大秦如今已在做对教育上的改革,但冯去疾认为现在的力度还不够,不足以支撑大秦的发展,还需加大力度。

    李斯提及秦律须变,冯去疾提及大秦的人才模式须变,王绾点头认可道:“贤才多则国盛,贤才少则国衰,贤才的多寡的确能影响一国兴衰。然也须想到,培养这般多贤才非一朝一夕之事,且贤才也需衣食住行,培养任用大量贤才也将对大秦财税产生负累。”

    都在想王绾要讲什么时,却听王绾下一句话锋一转,提出一个惊人的提议,“臣以为大秦的徭役赋税也须进行调整,若不调整,以过往税赋之法恐难撑起今后大秦!”

    见王绾神情认真,语气严肃,众臣意识到这位首相是来真的,可徭役赋税是国家的命脉,要是调整不当,整个国家都会生乱。

    王绾会提出这个提议,是他从过去一年大秦的数据中发现的,他发现如果以大秦以往的徭役赋税,只能让大秦维持在一个地步,很难让大秦再继续往上升。

    即使能上升,上升的空间也有限,很快便会到达极限,然后便凝滞固定在那不动,接下来所能做的便是维持这种状态,维持好,便能让王朝不衰,当然也不会再变得强盛,可维持不好,则会转衰。

    王绾又做了许多调查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