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打算先平东胡,还是先定月氏?”
今日过来的秦军只有数万人,以这点兵力,秦人应该会选择先平其中一方,之后再回师对付另外一方。
他们和乌孙的作用这时就体现出来,在秦人对付其中一方时,他们或辅助配合秦人攻打一方,或为秦人牵制另外一方。
秦人总不可能同时对两方出兵!
分兵作战乃兵家之大忌,且这次过来的秦军,在头曼等人看来,兵力并不算多,这种情况下还分兵,说不准是秦军平东胡、月氏,还是东胡、月氏灭秦军。
王贲身为大秦名将,应当不会犯这种兵家大忌……
然而,王贲听了这问题后,给出回答却是:“王某既不打算先平东胡,也不打算先定月氏,王某打算将此二者一并平定。”
听到这话后,帐内所有匈奴人不禁看向王贲,他们不知道是这位大秦名将轻敌狂妄,还是大秦的确有此能力?
同在帐内的陈平、椒离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与我们所想一样”的神色,大秦这次过来就是要立威扬威,自然得取得一场惊人的大胜。
有匈奴头领想劝说王贲,又不知如何去劝,他们只是匈奴的头领,劝不了大秦的将军啊。
而且,看王贲的态度,分兵,同时出击东胡、月氏一事,根本不是在和他们商议,而是在向他们通知。
可分兵征讨东胡、月氏,就不是一个好决策,难道秦人就这般自信能获得胜利?
更让帐内的匈奴人感到憋屈的是,他们好像只能跟着秦人一条路走到黑,因为此战落败,东胡、月氏首先要清算的便是他们。
以往他们就被东胡、月氏欺辱,这次落败后,东胡、月氏对他们的欺辱只会更甚,甚至会将他们匈奴变为奴隶。
某些匈奴头领还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秦人该不会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坑他们吧?
但想了想又觉得不可能,因为秦人不会以数万秦军精锐为代价来谋害他们,秦人可是实打实派了大军过来。
只要头脑无疾,便没人会坑杀自家精锐,也不会自家精锐为代价去实行一个谋害他人的阴谋,嫌自家军队太多?
既然不是秦人想坑害他们,那便只有两个可能:一是秦人轻敌狂妄,未将东胡、月氏放在眼中;二是秦人真的认为即便分兵,依旧能击败东胡、月氏。
王贲身为王翦之子,能成为几乎只在王翦之下的大秦名将,征战沙场多年,其不当会犯轻敌这等兵家大忌,那也就是王贲是真的认为能分兵对付东胡、月氏。
想到今日所见秦军带着的那些车驾,帐内的匈奴头领们又安心下来,应是车驾中所载的神秘之物给了秦人自信。
那东西莫非也是那位李念公子所制?
究竟是什么?
想起车驾,匈奴头领们心里生起一些古怪的情绪,因为某些车驾中载的是人,秦人竟专程带了人过来观战。
这是自信此战必胜,才会带那些人随军观战,要是不能断定此战必胜,那带人过来观战干啥,看自己是如何战败?
这么一想,头曼等人的心更加安稳,如今不怕秦人自信,就怕秦人不自信,虽然秦人获胜对他们不见得多好,但秦人落败,后果会更加恶劣。
一些匈奴头领又进一步想到,如果秦人真能同时分兵平定东胡、月氏,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