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众人看向挂在木架上的舆图,这舆图跟大秦以往的不同,绘制得更加精细,上面不仅标注了地名,还有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不同的区域也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
在舆图的右下位置还特别绘制了一个方框,将舆图上所有符号代表的是何事物备注在了其中。
头曼等人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制样的舆图,他们从大秦买到的舆图也是按这种标准绘制,只是这样精细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据说这种舆图的绘制标准是那位李念公子定下,李念公子当真博学多才,同样是人,其是如何懂那般多的?
他们现今用的好些东西都和那位李念公子有关,像他们日常生活用的璆琳器具,烧火取暖用的蜂窝煤,食用的盐,饮用的茶……
为何这等大才不是生在他们匈奴,而是在大秦?
大秦本就已经很强,现在还有这等大才辅佐,他们匈奴只怕拍马也难再赶上,只能一直跟在大秦身后伏低做小。
王贲不知道匈奴人的这些想法,他手执一根小木棒点了点舆图,说道:“自古兵法有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此‘知’不仅要知,更要所知准确。单于和诸位头领常与东胡、月氏往来,比我等对其了解更深,我等所知必不如单于与众位。因此……”
王贲话锋一转,道:“王某接下所言中若有错漏之处,单于和诸位定要及时指出,以便王某修正!”
对东胡、月氏的情况,大秦就算战前收集了相关情报,也肯定不如头曼等人了解,毕竟其等都是游牧民族,且经常往来,对草原的地势环境,东胡、月氏军事布置,生活习俗都更了解。
这也是大秦征讨东胡、月氏,要让匈奴辅助的原因之一,由其等提供更准确的关于东胡、月氏的情报。
头曼也听懂了王贲话中之意,郑重点头:“上将军放心,我等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贲用小木棒在舆图上的两片地区圈了一下,道:“据我等所知,在这个季节,东胡和月氏人当在这两片地放牧。”
东胡、月氏都是游牧,而游牧逐水草而居,需要根据水草随季节的变化不断迁移,以保障放牧的牲畜生存成长。
迁移放牧的地点不是随意任选,看到哪的草长得好,就往哪边迁,而是要做好规划,将水草资源尽可能在一年都利用上,若违反规划,将打乱整个部族的迁移规划,后果严重。
因此,每个季节在哪放牧几乎是固定的,除非季节反常,不得不违背规划,就算是匈奴,别看头曼等人现在长时间居住在头曼城,但其等掌握的部族也在按这种方式游牧。
依照大秦所收集到的情报,在现在这个季节时间,东胡和月氏主要部落该在这两个地方放牧。
头曼回想了下,道:“东胡和月氏的主要部族此时的确应在这两地方,上将军之意是直接突袭两地?”
王贲笑道:“正是如此!”
这一战没什么特别的奇谋布局,真正的战场用兵,少有演义里那些奇谋妙计,多是以实力对碰。
用兵之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其中“以正合”更在“以奇胜”之前,且“以奇胜”的“奇”指的是将领当熟知战场形势,以灵活应变取胜。
听到王贲承认要直接突袭东胡、月氏,头曼等人在心中暗道一声“果然!”,秦人是打算和东胡、月氏硬碰。
一匈奴头领问道:“敢问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