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和李牧交战过的匈奴单于,可对方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雄心锐气。
这也不奇怪,当年的头曼多威风,手下控弦之士达数十万,在草原上猖狂无比,率领匈奴大军入寇赵国,然后便遇到了李牧,那一代的匈奴精锐几乎尽折于李牧之手。
若不是在李牧那损兵折将太甚,匈奴有岂会甘愿受东胡、月氏敲诈勒索?是元气未复,实力不如,不得不低头罢了!
正在这时,王离的声音传来,证明了头曼等人的猜想,那中年将领真是王贲,“末将王离,禀告上将军,头曼单于和众头领已到,是否接见?”
随后,一个平静的男声响起,“准!”
头曼等人这才被准许接近王贲所在,其等不敢直视,因而只从匆匆瞥视中看到王贲长相,相当英伟的一名将领,光是在那不言不语,也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王贲身边除了护卫的亲兵外,还有几名秦将,让他们记忆颇深的是离王贲最近的那名秦将,竟是名孩童!
那孩童骑在马上,戴头盔、着甲胄,人虽小,却没有孩童的稚气,反而给他们一种“这孩童也是一名秦将”的感觉。
这孩童当然是韩信,这是大秦立朝第一次对外战争,又是大秦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热武器,韩信自然跟随王贲前来观战学习。
不是李念和始皇派他前来,而是韩信在得知大秦将对东胡、月氏用兵后,主动向李念请求。
看着身材富态圆润的头曼等人,韩信眼神古怪,他想起了李念教他的一些东西:有时候,胜利未必要在战场上取得!
匈奴单于和这些头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秦虽在目前未和匈奴直接交战,但两国的争斗其实早已开始,那是不在战场上的争斗。
看着头曼等人正向王贲行礼,韩信脑中生起一个想法:要是将这些人全给扣下,不打东胡、月氏,而是率军灭匈奴……
这个想法确实有可行性,但只稍微一想,韩信便放弃了,这的确很有可能吞灭匈奴,但带来的负面后果会很严重。
首先是会失去在周边其他国邦部族中的信誉。
信誉这东西有时不重要,可有时又十分重要,对如今的大秦而言,需要保持一个至少在明面上较好的国家信誉。
匈奴现在可是站在大秦这方,是追随大秦的小弟,如果趁机把匈奴灭了,其他国邦会怎么看?
你对小弟都如此不讲武德,对我们肯定会更不讲武德,大秦若想和这些起了警惕心的国邦部族交流,要付出的成本将会更大。
其次是大秦还未做好吞并匈奴的准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六国之地就让大秦忙得不可开交,这里缺人,那里缺物,要是再增加一个匈奴的地盘,人才和物质的缺乏会更加严重。
将头曼等人杀了,将匈奴的地盘也给拿下了,可是用哪些人才治理匈奴,对匈奴人又该采用何种政策?
地盘虽好,可若吃得太多,会消化不良,还不如让头曼等人继续活着,由其等治理匈奴,大秦在旁对匈奴加以影响,使匈奴自己一步步变成大秦想要的形状。
让头曼等人暂代大秦看顾匈奴这棵果树,等到大秦想要的果实成熟,再将头曼等人一脚踹走,摘了果实,不是轻松又省力?
‘原来这才是李师对匈奴的谋划,引其主动朝大秦想要的方向变化,大秦在日后收取成果即好。因此,匈奴现任的单于和头领不仅不能死,还要好好活着。因为大秦需要他们活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