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7章 危机 (1/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外国人在与娄炳成的商业往来中,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对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则毫不关心。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完全取决于能否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而对于道德、人情等因素则视若无睹。

    这种唯利是图的态度,让娄炳成对这些西方人产生了深深的反感和不信任。因此,当他面对郭伯伟时,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郭伯伟也是如此,但他还是很难摆脱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自然而然地就会往不好的方向去想郭伯伟。

    郭伯伟作为约翰牛任命的官员,那么他首要的任务肯定是维护约翰牛的利益,那他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为约翰牛创造如此之多的利益呢?

    这就要看郭伯伟在香江都做了什么了,他施政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低税政策,二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先来看低税政策,这一举措对于当下香江的大型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这些大型企业大多具有西方背景,低税政策意味着它们的税负成本大幅降低。

    原本需要向城府缴纳高额税费的企业,现在所需缴纳的税费大幅减少,这直接导致企业的所有者能够分到的利润大幅增加。

    再看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一政策。直白地说,就是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减弱,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监管。这样一来,那些西方企业便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壮大。

    然而,这种看似自由放任的市场环境,却给香江民众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由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减少,涉及到香江民众生计的诸多问题,如物价、房价等,都完全市场化了。

    这使得那些企业可以随意涨价,毫不顾忌民众的承受能力,其目的无非是从民众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

    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这个问题,就会惊奇地察觉到一个事实:尽管香江在表面上似乎是依靠郭伯伟所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实际上,这其中更为关键的因素却是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与龙国非常接近。正因为如此,龙国需要借助香江这个特殊的平台来完成一些国际贸易活动,从而推动了香江的繁荣。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江政府却借助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名义,削减了许多原本应该由政府承担、造福民众的必要开支。这直接导致了底层民众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保障,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在这里,有一个最为直观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郭伯伟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硕士学位的人,他竟然公然反对在香江引入免费教育制度。

    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一个接受过如此高等教育的人,竟然会对教育持有如此消极的态度。

    身为财政司司长的郭伯伟对待惠及民众教育问题都是这样的态度,可想而知,香江政府对于教育上的投资会有多大,于是作为一个远东重要的国际性金融中心,香江的学校主要竟然是由教会等私人办学团营运的。

    这一列的举动,充分说明郭伯伟本质上是一个十足的殖民地官员,不然如果他是真心为香江考虑,他就不会坚决反对在香江推行免费教育了,要知道约翰牛可是在1870年都开始在国内推行义务教育了。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香江的街道上,人们如往常一样开始了新的一天。然而,今天的香江日报却带来了一则重磅新闻,这则新闻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头版头条的标题赫然醒目——《恒生银行筹集1亿约翰牛磅欲发行钞票,却惨遭财政司无情驳回》。

    报道详细地描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为了向香江民众展示自身的实力和信誉,恒生银行历经千辛万苦,通过多方渠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