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知否笑长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9章 平戎策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民夫可以征召徭役,但是吃喝却需要朝廷来提供。

    其次军队有半饷和全饷之分,不打仗就是半饷,打仗则是全饷。

    陈兵边境也属于战时,要给士卒发全饷。

    说不定还没拖垮西夏,大宋自己就被拖垮了。

    这些李安也知道,要是大宋钱粮充足,不可能没有人想到这个办法。

    “要是拿下河湟呢?”李安说道。

    其实李安说的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平戎策。

    书生拜大将,这在宋代以前,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把领兵作战这样的大事情交给书生来做无疑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顶着巨大的压力不说,弄不好还会输个精光。

    然而,从宋代开始,这种现象就变得非常普遍了。宋代统治阶层为了控制武将专权,对武将进行全面打压,所有编制军队的一把手都由文人担任,武将永远只能做二把手或者具体某支部队的指挥官。

    但是文人领兵也不是一无是处,像挽救了大明两百年国祚的于谦就是一個文人。

    而提出《平戎策》的王韶就是一个书生,在历史上并不是很有名,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人,更别说《平戎策》了。

    但是在李安看来,此人确实挽救延长了大宋国祚。

    虽然因为大宋的软弱,很多人甚至都有种早灭早好的说法。

    但是王韶的功劳却不能抹杀。

    《平戎策》的大致意思是说:宋要取得对夏的优势,就必须抢占旁边的河湟之地,对夏形成包夹之势,如果一旦被夏先下手,则宋反受其制,那样川陕就永无宁日了。

    大宋和西夏交界的面积并不大,拿下河湟不仅能限制西夏的扩张,同时也能增加和西夏之间的交界面积。

    增加交界目的,西夏需要防守的面积也会增加。

    现在河湟之地在吐蕃和羌族手里,面对西夏他们属于弱势方,只用少量兵马防守和河湟交界的地方。

    西夏不打河湟都算好的了,河湟的吐蕃和羌族哪里敢招惹西夏。

    但若是这个邻居换成大宋,西夏就不得不重视了。

    那时候哪怕不打西夏,就是拖也能给西夏拖垮。

    事实上,历史上王韶献上《平戎策》后,就得到了神宗皇帝的重视,命王韶全权负责此事。

    王韶率军击溃羌人、西夏的军队,设置熙州,主导熙河之役,收复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边二千余里,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

    史称熙河开边。

    熙河开边的意义重大,不仅扩充了版图,更是钳制了西夏的发展,给灭掉西夏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当时西夏扩张的方向被堵死,加上个大宋接壤的面积扩大,需要防守的地方增加。

    哪怕不打,拖也给西夏拖垮了。

    但是王韶熙河开边后立了大功,被调回了朝廷升了官。

    李安不觉得文官领兵不好,虽说文官好些领兵的人确实不懂兵法,胡乱指挥。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