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各家日报开始轮番轰炸大营海洋以及朱梦远。
他们着重进行的有三个点。
第一个自然是不断爆出大营海洋目前所处的困境甚至是绝境,目的就是为了瓦解市场对大营海洋的信心。
通过发布种种调研报告,揭露大营海洋手持的订单量低于盈亏平衡点,持有的船坞闲置率超百分之六十,暗示朱梦远无力回天,没法带着大营海洋走上正轨。
甚至还有内部人员出卖,给予了朱梦远重重一击。
有内部高管泄露出了内部文件,显示其账期延长数年。
这么一曝光,以朱梦远的城府,都在会议上气的不停痛骂摔打东西。
但这于事无补,很快少数和大营海洋不存在捆绑关系的供应商就停止赊销,一整条的供应链开始濒临断裂。
紧跟时代的朱梦永并未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很擅长学习李佑。
李佑重视的网络,他也重视的很。
网络论坛上,他正雇佣着兴起的财经博主与航运分析师,在未来手机的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各种话题,主要是为了渲染大营海洋破产清算后,对釜山以及周边地区就业,还有对产业链的冲击,不断引发釜山政府和民众焦虑。
而第二个就是在舆论中包装大营集团吞并回大营海洋的正义性。
与大营相关的各家日报,都在报纸和电视节目投放了专栏,强调在进行合并后,将整合过剩运力,避免价格战拖垮全行业,也在争取世界上的同行默许。
而舆论上的最后一击,就是通过政府施压。
在李佑那次与李连昌的对话中,李连昌敏锐的察觉到.或者说被李佑稍稍暗示了一些东西,青瓦台近日反而一反常态,并没有大张旗鼓插手大营海洋的事情,表现得好像大营海洋破产了也不要紧一样。
等不及的朱梦永,命令大营集团向交通部提交了研究报告,指出大营海洋目前持有的深水港码头与船只技术关乎运输安全,若被外资收购将威胁本国供应链,迫使大营海洋方优先考虑本土并购方。
而釜山方面,朱梦永不停接见相关官员和附属企业,承诺并购后保留总部与研发中心,并会投资补充流动资金
这一系列的舆论手段,对于大营海洋,对于朱梦远来说,这段时间来自各界的压力,连精于权谋算计、善于维系人脉的他,都已经招架不住了。
人到危时,才知道平日的亲朋好友可不可靠。
就算朱梦远是大营海洋的第一大股东,就算他现在担任着大营海洋执行官,将大营海洋大量的权力握在手中,可‘大量’始终不是‘全部’。
站在朱梦远的角度,确实没想到朱梦永能在这个时候和他公然开战。
他本想利用金门集团和大营集团之间的龌龊,左右逢迎熬过难关。
可更没想到的是,朱梦永用一个小小的釜山市长的位置,就满足了李佑的胃口。
朱梦远一直觉得他的选择很多,起码金门集团绝对是对大营海洋垂涎三尺,可大营集团对大营海洋下手,金门集团就只要了一个釜山市长过去.
甚至这釜山市长,现在前面还有‘代理’两个字,正式的釜山市长,还要等到明年才会竞选。
不是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