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宁昊不得不佩服这些记者的信念感,很明显这些人都深信不疑《无人区》上的话术。
不同于前世中的上映轨迹,《无人区》这部黑色公路片既保留了荒诞基因,又增添了存在主义哲学意味。
在一些力量推动下,西方媒体将宁昊打造成挑战者,沈三通的挑战者,审查的挑战者。
因为敢说,再加上荒诞和哲学的电影世界,所以成为本届柏林电影节最受瞩目的亚洲电影。
记者们希望从宁昊嘴里说出他们希望他说的话,看向宁昊就像是看迷途的羔羊,希望他尽早走上正确的路。
可是宁昊早已看透一切!
这些记者不是被操控,也不是受控于某个部门。
而是日耳蛮体系的媒体框架,只给这样媒体人、记者留口子,不是这样的记者进不来。
记者们在通过浓郁的日耳蛮氛围,对他的进行驯化。
要让他自愿成为日耳蛮信徒,走向“梵化”之路。
第一步就是切割原生文明,解构自己的出身,践踏和唾弃曾经的文化,才能从达利特,成为更高种姓,接近日耳蛮正道文明世界。
最终的佼佼者,则是达利特领班。
正常人眼中他们是自甘做奴隶,但在领班自己眼中,他们是日耳蛮主子的管家。
当完成了自我逻辑循环,那就“天下无敌”了。
在这套逻辑之下,原生文明的人越是批判达利特领班,领班越爽,越是认为修为在加深,在远离原生文明,接近日耳蛮文明世界。
宁昊也是从这些隐秘知识中,猜到沈三通为何隐退。
和达利特领班的争吵,没有任何作用,只会强化他们心中的自循环。
类似柏林电影节,可以视作日耳蛮教的教堂,还不是一般的教堂,是大教堂。
而这些记者们则是扮演者祭司的角色,着急的把宁昊转化,转化为他们心中的达利特领班。
他们俯视宁昊,不需要理由便可以俯视。
因为他们种姓高于宁昊。
宁昊不过是幸运儿,只是因为作为沈三通挑战者,才有了从不可名状、从阿修罗,成为达利特的资格,走向“梵化”之路。
拯救迷途羔羊,也是这些记者们的“梵化”之路,所以穷追猛打。
只是记者并不清楚,越是追着不放,眼前这位东方导演心里越悲哀,沈三通又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