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而回,薛蟠自然要呼朋唤友,好好聚一聚。
酒筵还在摆,几人都喝得有些酒意了。
薛蟠又将一大杯酒一口喝干,然后叹声说道:“想我当年初进京城时,兄弟十几人,何等热闹!如今物是人非,只剩.嗨!”拿起酒壶,又给自己满满斟了一杯酒。
贾宝玉、冯紫英和琪官也都叹了口气,韩奇、陈也俊和卫若兰等人战死在了西山,其他人要么死在了叛乱中,要么因为牛家造反遭到株连,只剩下了他们几个。
琪官见气氛有些沉闷,便笑着岔开话题,问起了薛蟠在陕西的见闻。
说笑了几句,贾宝玉望向冯紫英:“听琏二哥说,你与甄家二姑娘结成了好姻缘?”
薛蟠朦胧着眼盯着冯紫英:“你也定亲了?”
冯紫英放下酒杯,笑着说道:“家中母亲急着抱孙子,我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成家了。”
贾宝玉、琪官一齐端起酒杯:“恭喜了!”
冯紫英也端起了酒杯,三人饮了。
贾宝玉笑着说道:“我曾有幸见过甄家二姑娘一面,与你倒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定会是一桩好姻缘。”
冯紫英笑了一笑,说道:“是府上太夫人保的媒。”
贾宝玉先是一怔,接着笑道:“那难怪了。”
冯紫英笑着将暖壶里的酒给贾宝玉斟了,给自己也斟了,心中却是苦笑,他母亲原本是替他求娶贾家三姑娘的,听说甄家老太太也有这个打算,却被贾家老太太将两家撮合在了一起。
他母亲原本是不愿意的,但贾母那句话说的不错,他们冯家是前朝降将,手中还掌握着兵权,若是与贾家这样的家族联姻,定会招来新帝的猜忌和警惕。
甄家则不同,只剩下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没有任何威胁,但因为甄应嘉死的壮烈,甄家落了个好名声,不仅是文武百官,就是新帝也对甄家另眼相看。
两家结亲可以相互帮扶,确实是一桩好姻缘。
冯紫英摇了摇头,甩掉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对贾宝玉笑道:“你才是结了好姻缘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当真是羡煞死人哪!”
贾宝玉红了脸:“吃酒,吃酒。”说着,端起酒杯一口干了。
冯紫英得意一笑。
坐在他左边的琪官用手肘轻轻地碰了碰他,然后用眼光向斜对面的薛蟠瞟了瞟。
冯紫英循着他的示意,马上注意到薛蟠正在喝闷酒,先是一怔,接着笑问道:“国舅爷,这是谁招惹到您了?”
薛蟠把酒杯一放,却没有吭声。
冯紫英微微一怔,又把目光转向贾宝玉。
贾宝玉犹豫了一下,凑到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冯紫英沉默了片刻:“说句僭越的话,贤妃娘娘这么做是对的。雷霆雨露莫非天恩,皇上赐给你才是你的,不给,你不能讨要。”
贾宝玉:“当官有什么好的。你瞧我们老爷,出去一番,累死累活,也就那样。”
薛蟠有些烦躁地解开了颈边的领扣:“我不是气这个.我是、是别人瞧不起我也就罢了还让我去娶商贾人家的女儿,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