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长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闺阁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起了墨。

    俄而一声锣响……没过多久白麻布一挑,一个纸袋伸了过来。

    李桂接过,然后不慌不忙的打开了纸袋。他不会像许多初考者那样紧张,从考生到监考,这样的场面他早已司空见惯……

    姓名的空格里填上李桂,籍贯的空格里填上荣国府之后,李桂展开了卷面,一条树写的黑字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圣喻六条。

    圣喻六条是大虞朝开国皇帝的教化万民之言,院试必考科目,而且很简短,李桂早已背的滚瓜烂熟,只看这题目,李桂就胸有成竹。

    再翻下一个卷面,只见上面写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是一文。

    再往下最后一张则是一诗:《中秋》。

    一语一文一诗这是大虞朝院试第一天的定例。其实就科举开始的内容而言,历朝历代多有变化,有的重点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考试内容上就偏重于文、制、表、诏的写作,王安石改革科考,甚至把诗赋都去掉了!而有的朝代则注重个人的灵气与才华,那么诗赋占考试的内容与分值就多些。

    不过总体而言,科考趋向于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过这种解决是以圣人之言为基础的。

    看完题,李桂抽出了草稿纸……

    ……

    此时宝玉的房间里,晴雯和麝月坐在杌凳上,身前各自一个针线筐,她们正在给贾宝玉缝制冬天的衣裳,而袭人和秋纹则分别拿着拂尘,抹布,细细的擦拭着贾宝玉书桌上的金狁猊香炉、汝窑美人瓢以及书架。

    “袭人姐,你们说二爷能榜上有名吗?”

    可能已经习惯了围着贾宝玉而转,也可能是看到了书架上原封没动的崭新的经书,秋纹突然问了一句。

    “嗤!”

    她话音刚落,晴雯就头也不抬的笑了声。

    “你没听太太说吗,老爷这次让二爷和李桂取考,只是让他们熟悉一下考场,以备来年……”

    袭人回应着,说到这里,淡淡的瞅了晴雯一眼,像是反驳她的笑声似的,继续说道:“考不上也没什么,二爷终究要做官的。”

    “我不是问这个,我是说凭借二爷的学问……”

    说到这里秋纹忽然觉得这问题不妥,好像有贬低贾宝玉才学的意思,于是嘴巴一抿,不再言语。

    而袭人、晴雯、麝月个个都是伶俐的丫头,哪个不晓得秋纹话里的含义,一时间都不再说话。

    场面有些尴尬,不过晴雯毕竟刀子嘴豆腐心,而且是喜欢热闹的,随即解围道:“你们说二爷要是当了官去哪里好?”

    “你觉得去哪里好?”

    言多必失,有了刚才秋纹的例子,众人都不想回答,倒是秋纹感激晴雯回问了句。

    “我呀,我想让二爷去海边做官。”

    说着,晴雯停下了针线,抬起了螓首,美丽素洁的脸颊上一脸向往。

    “海边?”

    袭人、麝月与秋纹蓦然愣了一下,但看着晴雯的样子,笑意渐渐出现在了她们腮边……

    “是你想去海边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