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且你当咱有主动权是看了谁的面子?那是看在左家酒的面子上。德子又在县衙给知县大人说的热血沸腾,这才相信会有许多人踊跃报名。也能看出来,其实知县大人本意不想按着咱老百姓的头去做事,这才由此一番情境。”
另几人听完,急忙表示道:“这里的弯弯绕绕俺们是清楚的,县尉大人到了也有提过这茬。可是问题来了,和大伙是讲不通道理的,大伙不报名,我们也没招。这样吧,老哥,你给咱几人拿个主意。只要你说让咱咋办,咱几个立马就去办。”
左里正沉吟:“只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了。”
情怀不当饱饭,大道理劝不通装傻装睡的人,上钱。
如此,这件事才算落幕。
银钱是由七个村集体凑的,以户为单位,每户都要捐钱。
掏不出来钱的去借,各里正很强势,不给记账,要不然你家就出人。
然后再用集资凑出来的银钱,用来悬赏运酒者。
钱的数目一出,不是白用你跑一趟,果然穷苦人家有些做亲生父母的都不拦着了,他们也不用谁再多劝,立马进入下一阶段,开始自我说服:
谁说的去边境就会送死?要是真那样,左家那种盖得起大房子的人家,咋可能会让三个姑爷全去?
左家有钱的人家都能去,咱光脚的怕个啥。
再着这么多人要在家里猫冬吃饭,只要出一个子孙就能挣回不少银钱,回头拿回钱能买不少粮食吃,想想种种好处,心里刺挠,报名。
事情的走向很乱套,可见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人数差些报超了。朱兴德借此也有了筛选的机会,挑的全是运货有经验的、体质高的,平日里为人处事名声憨厚的。
县尉得知具体过程却气坏了。
为了教训那些“见钱眼开”的人。
那日,县尉指着朱兴德特意大声强调说:“将那主动报名的,那十三个人名记下来给本官。等你们回来后,本官自会申请,县衙会单独另发他们赏银,为他们有家国情怀。”
十三个人:“……”
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果然跟紧德哥脚步,别犹豫,做什么都不会吃亏。
……
而在朱兴德他们离开前,家里这面发生的第二件大事是左家搬家了。
那天,左撇子望望住了几辈人的祖宅,扭头看看阔亮的新宅方向,到底没控制住激动地落了泪。
他在心里说:
爹啊,老左家出息啦。
房子是咱老百姓一辈子奋斗的目标,而他们是置办下老大一片新宅子了。
你和娘要是在天有灵看见了,不定怎么高兴呢。
无奈岳母不解风情,不懂姑爷是在感慨的哭泣。
秀花呵斥左撇子:“喝点儿酒就掉两滴没用的眼泪,你要是那么舍不得祖宅,快些和老母猪们留下吧。正好这面需要人手伺候猪做月子。”
左家搬迁,除李二四口人留在老房子那面住,顺便帮着照料,再就剩下活物老母猪。
甜水新养的鸡都走了,小卖铺也改了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