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杀生道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三十六章 全面碾压! (2/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一旦动用超限的力量立刻判负,横死当场!

    叮令哐啷...

    一大堆纺车、织机、木材、铁料...从天而降。

    “黄粱乡”的特点就是心想事成,想要什么只需要一个念头就可以办到。

    随即,一炷线香凭空出现在箱子原本的位置上,自行燃起。

    好像接到了信号。

    场中各色法光炸裂,本来眼中就只有彼此的七仙姑与,同时射向那一片十分原始的手工纺织器械。

    “敕,给我起!”

    几台纺车、织机应声碎成零件,又被无形的巧手抓着重新拼合到一起。

    在赤县神州的神话传说中,凡间纺织的技术便是由传授而来。

    其中又以红衣仙姑为主,力量最强。

    而现在填充了紫衣仙女位置的老七,也是三百年前民间织业的传奇人物。

    正是由她将棉花籽从琼州带回江南,又改良了一系列棉纺技术,发明创造了一整套先进的棉纺织手工器械。

    从而实现了大炎境内棉纺织的规模化生产,使得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突飞勐进。

    换句话说,她就是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纺织业的源头和巅峰都攥在她们手里,这些当然有自傲的底气。

    随着手中的法光射出,标准形式的纺车、织机渐渐模样大变。

    在一阵悦耳的童谣声中:

    “一棵树,十六桠,又打滚,又翻叉,又牵藤,又结瓜。”

    受到和的权能影响,第一台全新的纺线车陡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七仙姑眼中满是自傲:

    “凡间的创造力又如何能我等神灵相比?

    区区蝼蚁贪天之功,以为自己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实则赤县神州的每一个人道拐点,都有我们的影子。

    吞噬了整个世界的知识,全都是供养我们诡仙、诡神成长的养料!”

    一般情况下,纺车上纱锭的数量就决定了它的工作效率。

    当年,在棉纺织的原始技术基础上,将纺车加以改造,成功制造出了手摇式“单锭机”。

    经过三百年发展,如今民间又制造出“三锭机”,效率是前者的三倍。

    可现在,她们手中结构精巧的纺车,竟足足达到了5个纱锭!

    将凡间最先进的纺车甩开了一个身位。

    紧接着完成改造的是织机。

    同样是一首由千万个声音组成,寄托着美好希望的童谣响起:

    “十亩地八亩宽,里面坐个女儿官,千根筝,万根线,梭子手中来回穿。

    脚一踏,手一扳,十指莲花都动弹。织成布,做衣衫,娃娃穿了挡风寒。”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