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怎么说呢,你见到过树上的鸟窝没有。”
“见到过。”
“打个比方,你正在看树上的鸟窝,这时候,鸟突然拉了粑粑,砸在你脸上。
你如果感觉到痛,这是物理;你闻到臭,这是化学;你感觉到恶心,这是生物;你计算它的蔓延面积,这是数学;你很沮丧,写了一首诗来批判它,这就是语文。
小姐姐竖起了大拇指,学着沈光林日常的口吻:“你真有才!”
小朋友读三年级,还是祖国的未来的花朵,是朝阳,是旭日。
而那位年老的妇女是位编辑,已经算是明日黄花了,正在发挥夕阳红。
她现在供职某报,名气很足,影响很大。
现在的报社和杂志还是比较有操守的,基本上不会便离事实态度。
再过些年,一些报纸就开始坐歪了。
如果不是他们移花接木的报道某油田大火事件,一些群体的风评也不会有这么差。
当然,现在这个油田还在蓬勃发展阶段,友谊馆还没建设,还谈不上发生大火。
大约是90年代,有一次文艺汇演,在开场前,主持人确实是有过交代:等会文艺汇演结束后,大家等一等,让领导们先走。
这不是很正常的安排么,就是到了2020年也还是这样安排呀。
后来因为意外,场馆内发生了大火,烧死烧伤无数人。
某报就把现场的场景描述为:大火发生后,有人高喊,让领导先走。
一时间舆情汹涌,民怨沸腾。
……
坐卧铺的大都是知识分子,
大家大都是去金陵,也算路上有个固定的伴了。
跟知识分子聊天,自然聊的最多的还是文学和电影之类。
文学就不用说了,沈老师就不是这块料,他也没这个兴趣。
就连刘绍堂这样一个知名作家他都不惜的亲近,更别说其他人了。
京城大学校园里也有行走的活着的大师,他没有凑上去的打算。
比如现在担任京城大学副校长的季先生,沈光林也只是选择远远的观望。
沈光林跟他打过招呼,但是从来没有问过季先生任何文学问题,他只是把季老的日记默默记在心里。
真性情好有爱的老先生。
……
在这个年代,其实已经有穷瑶阿姨的小说在私下流传了。
李莉妹妹就是资深受害者,小姐姐李蓉偶尔也会看一看。
这次出门,她就拿了一本《彩霞满天》。
经过网络时代的传播,沈光林对于这些小说基本是不屑一顾的,他喜欢看的是白姐,池中物之类。
“这种小说全是糟粕,以后少看。”沈老师表现的正义凛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