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大学教师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掌 留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婚协议书: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峨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是不是各生欢喜不知道,反正到了沈光林办公室的赖红梅眼睛都哭的红肿了。

    李莉带着小姑娘在外面玩耍,夫妻两个人交谈,沈光林做见证人。

    张楠说他想离婚,她很平静的同意了,没有要他给的25块钱。

    过程简单而让人惊讶。

    她这么大决心从农村过来,要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她追求的就是他给的一个“说法”。

    如今“说法”来了,她死心了。

    李莉带着小姑娘进来,表现的却很生气,“张楠你怎么能这样?她是你老婆,这是你孩子,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张楠没有接话,默默的离开了。

    忍一时骂名,得一世幸福。

    路都是自己选的。

    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母女俩住沈光林宿舍肯定不合适,沈老师和李莉带着赖红梅娘俩回他们福缘门的家去了。

    就是送她们回老家去,也要先安顿下来对付了这几天再说呀。

    众人一路走一路说,沈光林也知道了更多关于赖红梅的“美好”爱情故事。

    任何一段感情,初始都是甜蜜的,至于走到最后,以什么形式结束,这就不好说了。

    张楠和赖红梅两个人在生产队一起放羊,慢慢的就熟悉起来。

    看张楠瘦弱,赖红梅便常常带圪渣饼和黄糕给他吃,这些都是张楠没吃过的。

    圪渣饼是一种传统小吃,学名其实就是锅巴;黄糕有点类似于糍粑之类的吃食。

    作为知青,每天的吃喝都是定额定量的,想改善生活,只能问家里要钱或者家里托人给带。

    如今,能够吃到赖红梅带来的辅食,也是一种幸福。

    吃人嘴短,作为回报,张楠也会教赖红梅认字和算算术。

    一来二去,日久生情。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夏天,两个人在小山坡上探索了彼此身上的秘密。

    然后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赖红梅可能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可张楠一直想着回去。

    对于插队的知青来讲,农村的生活真的很艰苦,一切都要自力更生,很多人没有家里的支援都活不下去。

    因此,但凡有能够回城的机会,每个人都想把握住。

    而在那个年代,想回城只有两种方式,一,当兵,二,考学。

    张楠身体不行,征兵连续几年都没通过,只能断了这个念想。

    而想继续读书,还要有人推荐,问题是他如果有人推荐就不会来下乡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