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工作人员当然极力推辞,在沈光林的强力坚持下才勉强接受。
真的等不到工人入厂组织生产了,他们早就谈好了原材料的供应方式,有政府单位协调,可以先赊欠,等生产出产品之后赚得的外汇来还债。
沈光林确实就要回去了,不然学生们的学习都要跟不上趟了,天天让别的老师代课也不是自己风格。
几个人整理了一下需要发送到京城的货品。
数量有点多,一包货有100件衣服,整整70多包,都够用卡车拉一车了。
这么多货是不可能人力携带运输的,只能是走陆运或者火车。
是时候疏通一下铁路运输系统的关系了。
疏通关系就要想着送礼。
老李过年的时候都有大把的人排队送礼呢。
沈光林也准备用礼品开道了。
可见,礼不可废。
忙活了这么多天,这都准备回去了,还没静下心思去购物呢。
第五天,三个人从工厂里忙碌回来,直接去了中英街去采购物资。
中英街的人还不少,这个时代已经有这么多人够资格进入这里了吗?
沈光林买东西还是有经验的,先是一口气买了三款女士包包。
而且还是不一样的包。给李莉准备的是一款双肩包,学生用比较合适;李蓉的就是一个挎包,怎么用都合适;然后他还买了一个精致的手包,这个是给老王的未婚妻准备的,人家可是大领导的女儿。
那给自己买点什么呢?
还真的不知道自己缺什么。
他感觉自己确实什么都不缺,而且缺什么了可以直接去友谊商店购买呀,不就是贵一点嘛,哥不差钱。
不过,看到东洋的香水不错,价格也亲民,他顺手就又买了几瓶。
这个当然不是给自己买的。
买香水也是有说道的。
比如,送给李莉就是“邂逅”,“甜蜜爱人”系列。
而送给李蓉,就是“温暖如春”,“清风怡人”类型。
中英街的东西果真齐全,包罗万象,简直什么都有的卖。
三人同行,当然不只是沈光林一人在购物。
苏有朋还是有“人性”的,他给自己老娘和妹妹都买了礼品,不只是给自己女朋友购置了一块很“名贵”的手表。
二楞就很无所谓了,看李老师买打火机,也给自己买了一款,他又不回京城,本来啥都不准备买的。
后来,拗不过沈老师和有朋哥的劝说,他才又换了一些港币硬币,准备给小伙伴们带回去开开眼界,这可是外国钱呢。
沈光林纠正他,香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算外国。
最后,沈光林想到自己还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和同事们,自己也不好不给他们带点别的礼品,只能用蛇皮袋子买了一堆诸如钢笔,腰带之类的小玩意,也算是贼不走空。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