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大学教师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影响力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年运动期间有所停滞,78年之后又重新恢复了机能并且全面恢复了妇联的工作。

    并且,她们还提出了“四个现代化需要妇女,妇女需要四个现代化”的口号。

    学校妇联的工作人员一听沈老师是院长的关门弟子,而且还是一个学术精英,她们迅速领会了精神。

    君子成人之美。

    甚至,她们还想过要不要找人做沈光林和李莉的介绍人,办一些大家都懂的事情。

    组织介绍婚姻的事情也是有优良历史传统的。

    比如,***同志和李允鹤同志的事就是组织介绍认识的。

    据说,***的前妻善妒,差点没崩了姓吴的女翻译,因此被送到苏联去了。

    允鹤同志就是因为这样才被组织介绍过来,然后一步一步走到一起。

    ......

    学校正在发生的这些事情沈光林是不知道的,他压根不关心高同学正在疯狂举报这件事。

    沈老师还沉浸在终于一切都后顾无忧的喜悦中,并且已经决定暑假之后就回金陵去看看,看看“素未谋面”的亲人们。

    不过,在回老家之前,沈光林要先去一趟香江。

    因为,他们的“货源”出问题了。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现在倒货的摊子越来越大,深城那里的货源已经不够用了。

    这个年代的货都是从中英街流过来的。早在1977年,这里已经成了地下交易口岸。

    这个位置很特殊,位于盐田沙头角与香**区交界处,背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香江人在这里开了很多免税店,因此,无论羊城还是其他地方的“洋货”都是从这里出去的。

    只要有胆子,这个年代赚钱真的不要太简单。

    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苏有朋他们这个组织的原始资金已经积累到18万了,这收益简直另人不敢想象。

    货物吞吐量大,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一些发货方看到他们进货量太大,竟然还坐地起价了。

    这样还有什么搞头?

    辛辛苦苦运东西过来竟然快要不赚钱了。

    而且,一些无良商人还串联起来故意围堵他们这些“北佬”。

    破冰之旅迫在眉睫。

    沈光林决定带着苏有朋他们去香江探探路,见见世面。

    供货渠道的不稳定确实是个麻烦事,沈光林早就觉得自己有必要去一趟香江,顺便处理一下自己身世的首尾也好。

    现在的沈光林已经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找学校开个介绍信不难,就以学术访问的名义就蛮好,前提是不用学校出资金就行。

    沈光林跟学校讲自己到香江办点私事,是关于自己出身的问题,想借用学术访问的名义进行;而他跟公安局则说,学校刚好派他到香江进行学术访问,自己顺道处理掉自己的私事,算是跟以前做个“了断”吧。

    双方都同意了。

    行程很快就安排好了,时间定在五一小长假,一人买单,三人同行,出行的人分别是沈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