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以硅酸盐、氧化物形式存在。将月球上的月壤采集后,可通过氢还原法和熔融电解方式获得氧气。其中熔融电解流程最简单,但需要将温度提升到加热月壤至1600°c,能耗和成本比氢还原法高。”
“电解月壤还能获得作为副产物的铁,能够用于当地的建筑框架和设备零件。”
“电解极地冰则是融化后进行电解,可获得氧气和氢气,氢气循环用于月壤还原。”
“总体而言,是以电解月壤为主,电解极地冰为辅。”
“月球上有着近乎于无限的月壤,所以这一方式能长期获得足够的氧气。”
它停顿了一下,扬声器里继续传出声音。
“生成水的方案。主要包括氢还原月壤,太阳风质子利用,以及废水循环。每1吨月壤可提取约1升水。”
“整个工程就是月壤制氧+氢还原制水+闭环回收的三位一体系统,足够实现地球生命在月球上的长期生存。”
“不过要打造出这一循环供水供氧系统,并让其持续运转,我们缺少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无法达到旧人类曾经的精度。只能靠数量和功率去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损耗较高,利用率较低。”
“换算成我们如今使用的电力单位,要供应100人规模的最低水氧系统,大约需要2000浮,即人均需要20浮的电力设备支撑,以及相匹配的原料不间断供应。”
周异顿时心里有数了。
他问:“那有没有办法在月球种植农作物或人工合成食物?”
“当前技术手段,长期可用的是生物混合法。”
西格玛答复道:“先通过博世反应将co和h转化为甲醛,实验室转化率约60%,1吨co可产0.3吨甲醛。”
“然后采用古中国的人工淀粉途径,甲醛经缩合反应生成c中间体,再通过11步酶促反应将c单元聚合为淀粉。1立方米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大约和5亩玉米地相当,能养活5个人。”
“按照能量消耗计算,1kg淀粉合成需约200浮电力设备的一个小时运转。”
“整个成本非常高昂。”
“只是成本问题?”
“是的,能源成本极其高。”
周异反而松了口气。
换成过去,那的确是可以就此打住了。
可有了白国王和太阳眼发电机体系之后,这些就不是问题。
圜流就是天然的无限能源。
“如果月球上有瞳状体发电站,那么能维持多少人的生存?”
片刻。
西格玛得出结果:“董事长,瞳状体发电站的效能为111.713万浮,以普通人类为例,每天摄入食物为1公斤淀粉,加上水氧系统,人均占有的能效为28.4浮。理论上,一座瞳状体能维持39335人的生存。”
达芬奇这时补充了一句:“但光是淀粉还不够。”
“即使极端情况下,淀粉也需搭配少量其他食物,最少也要有豆类补充蛋白质,油脂补充脂肪酸。为减少其他疾病,还需要更多样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组合。”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