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氏产生的第一个思维火花,用在邪脑的僭虫上。
周异问:“这可行么?”
“可行的,周董。”
洞氏解释说:“我们的优势是微观技术,对僭虫而言,我们是更小的虫子,但以它们的智力,无法理解我们的行为。体型小的优势,就在于我们可以进入它们体内,完成对它们躯体的逐步掌控。”
“对我们而言,它们就是更简单、强度更低的庇护所。所要考虑的,就是应对它们体内的那些同样的微观生命体。”
“我们与本地浮游生物的不断交换和结合,加上顺时器的加速,如今我们的生理强度,在同体量里也不差。兼具优秀的协同能力、繁衍能力以及群体组织度。”
“如今弥补了我们最大缺陷的繁殖,我们从未如此强大。”
“或许生存领域上,僭虫拥有很大优势。不过在对工具的使用,对万物的理解,对一切条件的利用上,我们都在它们之上。”
“它们不过是在我们不存在的时代,才能崛起的生物。”
洞氏极其自信。
不过这一番话,却让周异脑子里浮现出最初洞人被本地浮游生物杀得丢盔弃甲,大喊有怪物的样子……总觉得有点立flg的味道。
它又说:“这就是我们1亿5千万个同类消耗自身,推动产生的新火花。目前唯有这一个方向,是确定可以尝试的。”
周异不由问:“你是说……操作思维火花,需要这些操作的洞人死亡?”
洞氏对此倒是习以为常:“周董,我们的工具,几乎都是建立在同类尸体上。”
“思维火花要开启,需要洞人躯体连接,构建出足够多的路径,躯体是最契合所有洞人的精密载体。”
“这样只需一代或者几代洞人集中力量,就能得到外界需要千万代,才能获得的答案。对于排除错误选择,思维火花非常好用。”
点燃越高难度的火花,需要为此死亡的洞人越多,它们的尸体就是信息载体。
周异不由觉得,洞人灭绝也有可能不全是天灾,也有技术体系原因。
洞人科技的基石是大量洞人来作为计算单元,持续在消耗大量个体,不论计算还是存储,都是离不开大量洞人。
随着繁衍能力持续走低,它们这路子得把自己人全部给消耗殆尽……
“您说得有道理,但并非如此。”
洞氏讲道:“这也是可以通过思维火花这样的工具,进行模拟计算的。我想,过去同类们一定不会忽略这个问题,毕竟这是我们这一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基石。”
“应该是有更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了洞人在短时间里消失或灭绝。”
周异明显感觉,随着洞人持续更新换代和数量提升,洞氏的智力提升显著。
现在的它已经和公司里其他员工差不多。而最初的洞氏,很多时候都不太聪明的样子,不论表达还是思维,都有点像是个五六岁的小孩。
他拉回话题:“还是说说僭虫。你准备怎么驯化它们?”
“周董,根据思维火花里的推演,有两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