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04:独行文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 意外来稿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别,许多熟悉的大楼还没有落成,许多熟悉的街道还不长那个样,只有华强北,依旧繁忙得令人窒息。

    张潮并没有在这里多停留,只是凭着记忆在福田和南山各买了一套房子以后,又买了一辆SUV一路开回了福海。

    到了福海,他也没有和家里说,而是很低调地去「阳光白金汉宫」领了两个房子的钥匙,然后去家具城买了必要的几件家具,住了下来。

    他准备趁着这段时间,先把构思中的这部写出来。

    虽然他一直不太介意创作时需要多么安静的环境,但也太过于喧嚣总归不好,尤其是《原乡》引发的轰动太大,如果自己不刻意避开点,势必有无穷无尽的活动要参加。

    张潮一直不太喜欢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既然《原乡》的销量已经没有问题,那此时再“王婆卖瓜”,就有点过犹不及了。

    作家的创作冲动很宝贵,一部作品酝酿太久,写出来以后未必是杰作,原因就在于只剩下精确的技巧考量,而没有了倾述的激情。

    而后者,恰恰比前者更能感染读者。

    何况张潮现在要写的,与之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真正将自己对未来的“见闻”融入创作的尝试。

    其中的“预见性”既要丝丝入扣,又要适当“失真”,其中尺度的把握堪比外科医生做一台高难度的手术,下手错了一毫米,都可能让病人在手术室里当场死亡。

    而且这个难度,会随着的时间推移而逐渐抬升。

    如果按照计划,从2008年开始写到2024年,一共17篇,估计到第9篇、第10篇,就会较大程度地偏离人们的现有认知。

    单单一个用手机解决衣食住行等几乎所有生活日常所需,恐怕就会让人觉得荒谬。

    这就是人类想象力的吊诡之处——大家可以接受猩猩代替人类统治地球,也能接受外星人长得像池塘里的青蛙,甚至能用1万台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离太阳系,但是无法接受自己的日常生活偏离熟悉的轨道,哪怕只是一点点。

    所以张潮选择用哪个世界短篇名作来作为自己的开头就很重要。

    他在这篇里要展现出2008年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会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人们精神特质转变的一个节点。

    想到这些,张潮心潮澎湃,打开电脑,新建文档,就准备开始奋笔疾书。

    谁知道一阵剧痛从手腕传来——他的腱鞘炎,又犯了……

    ……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2008年的3月。

    《原乡》引起的轰动已经是去年的事,现在早就趋于平静,只是偶尔有人会提起,感叹一句:“原来不是严肃文学不行,是人不行……”

    关于张潮的消息也很少,他只在2008年1月份,《青春派·非虚构》创刊的时候,写了一篇创刊词,除此以外就再没有文字流出了。

    偶尔有人看到他在福海、燕京出现,但是多是和朋友聚会,或者处理一些「潮汐文化」不得不由他出面的事情。

    大家普遍认为张潮是在休息。

    从2004年初成名以来,他已经不止不休地奔跑了整整4年,几乎每年都有2部长篇问世,这个速度别说在严肃文学这个圈子里,就是放通俗文学里也是很惊人的。

    “好无聊啊!”《收获》杂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