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04:独行文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5章 张潮卖的不是书……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般来说,新书发布会要怎么开?

    出版社先请一帮成名的作家、批评家,请他们为这本书写序、写腰封,以及推荐语,然后花钱找媒体进行报道,为正式上市预热。

    到了发布会当天,有钱的就请一些著名作家或者文化界名流站台,大家对着媒体吹吹捧捧,然后再签售个百八十本,记者们有素材可以拍,就皆大欢喜了。

    陆金波的思路也差不多,只不过他设想里邀请的作家阵容比较豪华:自己麾下的作家群,例如易中天、王朔、安妮宝贝……如果张潮不介意,刚从日本回来的韩涵也可以入列。

    然后是和张潮有师生关系的作家:余华、贾平凹、王蒙、刘震云、莫言……

    《原乡》的发布会应该是一场顶级的“作家秀”,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张潮在当代文坛的特殊地位。他也相信只要张潮愿意配合自己的计划,这些作家大部分都能请到现场。

    这绝对是中国出版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会。陆金波甚至怀疑,即使张潮以后出版再多,发布会也不可能像这一次这么盛大了!

    毕竟《原乡》有着不可复制的国内外舆论风波的强力支持。就拿日本来说,上哪儿再找一个东京都知事让张潮“气死”去?

    没有想到张潮竟然彻底否决了,而且给出的理由刺痛了他的内心:“太市侩了!咱们能不能有点文人风骨?”

    陆金波在收到张潮的邮件以后破了大防,差点把电脑给砸了,一度“威胁”张潮道:“场地也租了,不少人都问过意向了,现在反悔合适吗?”

    张潮的回复也很简单:“如果你非要这么办,那发布会我就不去了。”

    陆金波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敲下一行字:“你就不在乎《原乡》的销量?”然后发送了出去。

    而张潮的回答,再一次击穿了他的防线:“你说我不去,是不是更有新闻效应?销量会不会更高?作家在新书出版前夕和出版社闹翻,然后这个作家叫张潮……”

    陆金波:“……你说说你的方案……”

    想到前几天的经历,再看看在舞台上讲着自己故事的贵州山区的孩子,还有台下不时在抹眼泪的读者,陆金波恍如隔世。

    如果当初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呢?想必此刻的现场应该是一片祥和、欢声笑语。

    但这世界上,最打动人心的,仍然是眼泪。

    陆金波已经可以想象,今天的发布会结束以后,读者对《原乡》的期待会高涨到什么地步……

    “对韦恩泽来说,「故乡」是黄狗、梯田、稻米,是妈妈做的糍粑辣椒,没有就吃不下饭;对梁细妹来说,「故乡」是年复一年等待,等载着父母的拖拉机碾碎山路的寂静;

    梁钿没来说,「故乡」是哥哥离开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的地方;对梁厚生来说,「故乡」是爷爷给他做的风筝……

    那在大家的心里,「故乡」,或者「乡土」,又是什么?”

    此刻,台上的孩子已经基本都发过言了,只有几个孩子年纪太小,普通话说不利索,所以才没有发言。

    张潮的话引发了现场所有人的思考。面对台上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大家心底的那份柔软都被轻轻碰了一下,

    陆金波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河南平顶山的一个小村,从小自己除了读书,还要帮家里干各种各样的农活,捡柴火、割猪草、打粮食……样样精通,如果不是考上了大学,他相信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