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大型社死现场 (2/4)
br/>
「不在场主义」终究是一家之见,不是创作的圭臬!”
双学涛说完以后,日本作家都用吃惊的眼光看着他,心想这是谁的部将?竟如此勇猛!
就连中国作家们也颇为诧异,心想双学涛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张潮可是他老板!
唯有双学涛眼观鼻、鼻观心,说完以后就坐回了座位上,心里浮现起张潮昨晚给他打的电话:
“老双,明天你就使劲儿批我,越激烈越好……对,千万别客气……不会……不会我教你……”
不过经过双学涛这么一“闹”,现场的话题终于从张潮身上挪开,大家都开始热烈聊起自己的文学理念来。
而双学涛也成功引起了现场跟踪活动的记者的注意,在研讨会结束以后,特地留他下来做了一个小专访。
第二天的《朝日新闻》的文化版块于是就出现了一篇报道——《双学涛:来自黑水白山的凝望者》。
同来的马伯慵同样备受关注,因为今年角川书店引进并出版了他的《风起陇西》,所以特地联系另一家大报纸《每日新闻》为马伯慵出了一个专访:《马伯慵:解构三国的鬼才》。
就在其他中国作家都暗自妒忌他们两人的幸运的时候,张潮忽然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他和角川书店将在「纪伊国屋书店」新宿本店,举行一场大规模的现场签售和读者讲座,届时会给所有人一次亮相的机会。
这是让交流活动从纸上谈兵变成物理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啊!
张潮这是利用自己的“流量”,给所有人造势。虽然本着“文人”的清高,应该敬而远之的,但是一想到如果能借此把自己的作品打入日本市场,不少人还是非常心动。
毕竟日本的图书售价远高于国内,而且有国际市场的话,还可以拉抬国内的销量,也能和出版社谈更高的版税。
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清高毕竟不能当饭吃。
至于说张潮为什么突然这么“慷慨”起来,大家也没细想。
这时候,邹光明过来提醒道:“张潮的签售快要结束了,后面是就是读者讲座,大家上楼做下准备吧。”
「纪伊国屋书店」新宿本店有9层楼高,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7楼有个比较大的活动中心,平时的展销、讲座等活动都在那里举行。
众人上到7楼,进入活动中心,发现这里面积相当之大,有近300平米,已经坐满了热心的读者,不过并不吵杂,大部分人都只是安静地坐着。
代表团的到来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几乎所有离代表团稍近的日本读者都起身行礼,倒是让不少人受宠若惊。
还有一些人为他们的到来轻轻鼓掌。
写出过《草样年华》的孙睿有些不解,小声问走在他身前的王震旭道:“张潮不是‘气死’了他们的市长吗?怎么对我们还这么客气?”
王震旭无奈地解释道:“很多人并不喜欢石原,尤其是年轻人。张潮现在在日本年轻人的心里,就是‘酷’的象征……”
孙睿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活动场地的前方被空出了一片地方,摆着三排椅子,面对着读者,就是给他们坐的。
等所有人坐定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