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04:独行文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3章 世界文学正在失去东京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潮站在「三爱大厦」顶层的文化活动中心的演讲台上,台下是五十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作家,以及20多个新闻媒体的记者。

    这次「世界文学里的东京」是日本文化比较重要的年度活动之一,所以受到的关注颇高。

    张潮是这次活动的特邀嘉宾,第三个上台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世界文学正在失去东京》

    台下的记者因为张潮将石原比喻为「男公关」,出现了一点骚动,就连其他年轻作家也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声名赫赫的同龄人,突然开始攻击东京都的执政者。

    张潮毫不意外大家有这种反应——或者说,这种反应正合他意——他身边站的是角川社特地请的翻译,口译水平极高,十分职业,张潮并不担心他会曲解自己的发言。

    等台下的骚动稍稍平息了些,他才继续说道:“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今天不是一个文学论坛吗,为什么要提到一个政治人物——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个出版过不少作品的家。

    城市是人的集合,上千万人居住在东京,塑造了这个城市独有的风格与气质——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人,影响城市的权重各有不同。

    石原知事从90年代末期开始就一直连任东京都知事这个职位,这自然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一个文学家,却握有世界最繁荣城市里最大的权柄,所以在讨论「世界文学里的东京」时,他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绕过的角色。”

    张潮的理由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同,他在台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许多人在点头。

    等翻译翻完这段话以后,张潮忽然笑了起来:“当然,我之所以会关注到石原知事,确实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私人恩怨’,但是大家放心,我绝对会谨守今天的活动主题,让这次演讲远不至于‘私人恩怨’。

    不过,如果活动的主办方觉得我不可以在这样的场合公开评价一位本土的政客、作家,可以随时掐掉我的话筒。”

    说罢,还向着主办方席位的方向摊了摊手,意思是:“看你们的了……”

    顺着张潮手势的方向,记者、参会作家的目光和直播镜头也都对准了席位上的几个年龄至少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有的脸色不快,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则平静如水。

    张潮自然不会等这些人表态或者回应,而是直接往下说道:“石原知事24岁就夺得了芥川奖,到今天一共出版过37部作品,又以其极具个人风格的执政方式,掌控了东京市近10年。

    这可能是‘文学’留给这个城市最深的烙印。

    所以当我们谈论‘世界文学里的东京’时,究竟在谈论什么?是村上春树爵士酒吧里的孤独隐喻?还是三岛由纪夫切腹前的最后一瞥?

    不,是一个「政治牛郎」用意淫和咆哮,让东京成为日本人永远无法抵达、又永远无法离开的‘故乡’。”

    又一阵骚动如电流般掠过会场。后排的《朝日新闻》记者猛地抬头,德国作家侧身与同伴低语:“这人疯了?在石原的地盘挑衅?”

    张潮的余光瞥见主办方席位——几位白发老者中,有人攥紧了茶杯,有人嘴角抽搐,而角川历彦正闭目揉着太阳穴。

    他继续道:“千万不要误会——昨晚我一位新认识的朋友,一位在歌舞伎町享有盛名的「无料案内人」对我说过,「牛郎」,或者日语叫「男公关」的从业者——

    哦,可能还有其他国家的朋友并不了解什么是「男公关」,它指的是在专门招待女性客户的风俗店中工作的男性,以陪酒和提供情感陪伴服务,赚取丰厚的佣金。”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