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04:独行文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1章 交个朋友(太困了,不知道起什么标题,先这样吧)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吗?”

    角川历彦有些意外,他以为无法与石原碰上,张潮会对这场活动兴趣索然,但听意思似乎他仍然想参加?于是小心翼翼地道:“是的,活动时间是在三天后,在银座举行。”

    张潮道:“我的作品从来没有写过东京,就这么出现,会不会太突兀?”

    角川历彦连忙道:“这本来就是文化厅联络世界年轻作家的一个活动,未必需要在作品里写过东京——更重要的是,参加过活动以后,作家们愿意把东京写入自己的作品当中。

    所以你的出现不仅不会突兀,而且将会是活动的惊喜——毕竟,潮桑你是近年来最受日本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

    张潮一边心里感慨,看看人家这文化传播做的,再看看作协那帮老爷……一边点头道:“那就好!那三天后,就拜托您安排向导和翻译了。”

    角川历彦微微一躬身,道:“放心,我们一定会让潮桑你成为活动上最耀眼的明星。”

    会谈到这里就结束了,两人各怀心事的道别分手。

    张潮没让角川书店的司机送自己回清极院,而是一个人漫步在夜晚的东京街头。2007年的东京,依然是毫无疑问的亚洲第一城市,此时无论燕京、上海还是深圳,都无法与这座居住了日本十分之一人口的怪物相媲美。

    如果算上神奈川、千叶、埼玉三个县,整个东京都市圈的人口规模达到了惊人的3千5百万人,约占日本总人口的3分之1多,繁荣程度超乎许多国人想象。

    关于在3天后的「世界文学里的东京」上的发言或者讨论,张潮只有一个大概的框架,但还需要更细腻地触摸东京这座城市的肌理。

    之前几次来都步履匆匆,加上上一世的城市滤镜,张潮并没有对东京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现在他身处东京的涩谷区,周围都是各种餐馆、茶屋、酒吧,霓虹灯如血管般蔓延在街道和商铺上,不时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醉步踉跄、勾肩搭背地从身边走过。

    张潮还遇到了一个韩国的游客团,领头的导游正在一家风俗店门口和妈妈桑商量着什么,身后的游客眼睛里的光绿幽幽的,像狼。

    他还看到有欧美背包客手里拿着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迷失东京》的电影海报,试图寻找其中的场景。再抬头,则是住友大厦与东京都厅组成的高楼双塔在远处投下冷蓝的光晕。

    当然也少不了国人同胞的声音,短短十几分钟,就已经听到了至少三种口音的普通话。

    此外,偶尔在路边还能看到或站、或坐,穿着cos服装或者水手服、妆容极重的少女,或者身边有个行李箱,或者背着一个大背包。

    这些少女用一种叵测的目光看着眼前走过的每一个男人,似乎在斟酌他们口袋里是否有足够的金钱,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欲望。

    如果看准目标,她们就会蠕动着身体向前倾,用甜腻的声音发出邀请,对象多是那些谢了顶的中老年上班族。

    张潮今晚穿得随意简单,帽衫、牛仔裤、运动鞋,倒没有引起什么关注,自如地从“花丛”中穿梭而出。

    作为一个异国游客,他并没有费太多力气就融入到这个环境里,没一会儿就走到了号称世界最繁忙的十字路口——涩谷站八公口,绿灯亮起后,与上千人一起涌过斑马线。

    在这个2007年的东京夜晚,张潮可听到身边翻盖手机邮件提示音与皮鞋、木屐交错踩过路面的交响,泡沫经济伤痕已经愈合了,akb48尚未爆红,人们在新旧世界的裂缝中,依然肆意享受午夜的温柔。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