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你听说作协要组建「访日青年作家代表团」了吗?”孙良一的问题把张潮从回忆拉回了现实。
代表团的事虽然内部已经很多人知道了,但毕竟没有经过官方证实,所以要先从“证实传闻”开始问。
张潮点点头道:“报纸和网络上都讨论得这么热闹了,我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这个回答是个软钉子,既不证实、也不证伪。
孙良一当然不会一个问题就气馁,而是追问道:“那你认为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张潮这次没有回避,而是很坦然地道:“不用认为,就是真的。作协确实在组建这么一个代表团,我知道这件事。”
孙良一兴奋起来,那个最想问的问题差点就脱口而出,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仍旧迂回了一下,问道:“那你认为这个代表团和以前的此类代表团有什么不同呢?
据我所知,作协决心要让代表团展现出中国文坛青年一代的风采,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潮手一摊:“这……你不是该去问作协的领导吗?问我有什么用?我能有什么看法?”
这是有怨气啊!孙良一内心欢呼起来,不过时机仍然未到,只有在张潮怨气最大的时候问出口,才能起到“引爆炸弹”的作用。
他耐着性子接着问道:“日本文学是亚洲之光,也是亚洲文学家争相学习的榜样,他们不仅有两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且还涌现出了村上春树等一大批在艺术和市场都取得成功的作家。
「访日青年作家代表团」如果能从日本取回‘真经’,那对中国文学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张潮的回答仍然十分简短:“好事?哦,可能是一件好事吧。”
怨气不小啊!孙良一感到时机快要成熟了,于是又问道:“对于这件事,你的情绪似乎不是很高?”
张潮道:“去日本嘛,又不是什么稀罕事,有什么情绪高,情绪低的?平常心对待就好!”
呵呵,平常心,我看你已经快气疯了吧?
孙良一咧嘴一笑,终于把那个问题问出来了:“据说「访日青年作家代表团」的名单中没有你,是真的吗?”
张潮“诧异”地看了孙良一一眼,道:“你怎么知道?”
孙良一依旧保持着一种矜持的笑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追问道:“是真的吗?”
张潮点点头:“我确实不在代表团的名单里。”
孙良一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谁说张潮难搞来着,那是你们没做好准备工作,现在他不是任我拿捏?——马上抛出了这系列问题的最后一击:
“身为中国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你没有在「代表团」名单当中,请问是什么原因?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说罢,眼睛死死盯着张潮。
张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容地答道:“我确实不在「访日青年作家代表团」的名单当中,这是因为我受到日本年鉴学会饭塚容教授、角川书店和日本鲁迅研究会三家的邀请,将作为代表团此次行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这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研究对象之一,提前在日本等候「访日青年作家代表团」的到来。
简单点说,我自己就是代表团的行程之一,怎么可能再参与到「访日青年作家代表团」中去呢?你说是吧,孙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