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04:独行文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6章 骗进来杀!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  还有的人猜测张潮无法接受这是一场“学习之旅”,毕竟出道以来,只有别人学他的份,哪有他学别人的时候。加上张潮的书在日本那么畅销,让他混在「代表团」里去日本“学习”,恐怕和他合作密切的角川社都不会答应。

    加上前段时间张潮在「新理念作文大赛」的复赛赛场上留下的“绝唱”悬念也还没有解开,还风传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要在9月份“接见”他……

    一时间积累在张潮身上的关注量实在太大了,所有业内的帮闲、媒体的记者,都像疯了一样通过各种关系想要约见张潮,但始终没有一个得到回应。

    直到昨天晚上,孙良一得到“确切消息”,张潮今天下午会出现在鲁院,给第七届「高研班」上课。

    孙良一连忙联系了和自己关系好的报纸、杂志,连夜要来了采访证明、给鲁院的“熟人”打了招呼,然后悄咪咪一个人来到鲁院,准备来个独家专访。

    如果能成功,那自己的知名度可能随着张潮的名声“水涨船高”。

    这也是孙良一选择在文章里小小地“挑衅”一下张潮的原因——反正吹捧他的人如过江之鲫,多自己一篇不多,还不如用“合适”的力道刺激一下他,说不定更能给人留下印象。

    什么样的力道算“合适”?孙良一认为用“知情人士透露”和“作协某匿名人士”的口吻说出批评之语就很合适,说明自己只是“如实转述”,不是个人对张潮有看法。

    至于“知情人士透露”和“作协某匿名人士”是谁,出于记者的职业操守,当然是不能透漏啊!

    ……

    想到这里,孙良一忽然问了吴建伟一句:“吴主任,这次的「访日青年作家代表团」,张潮确实不在其中吗?”

    吴建伟闻言连连摆手道:“那是院长、副院长们负责的事情,我哪里知道哦。”

    孙良一笑呵呵地拿起茶壶,反给接待他地吴建伟把茶杯沏满了,然后道:“您这话就谦虚了。办公室的工作,上传下达、左右沟通,院里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经过办公室周转……

    鲁院可是作协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您年纪轻轻就是鲁院的办公室主任……”

    一通马屁拍下来,让吴建伟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对孙良一道:“不瞒您说,这次代表团的一些文件工作,还真是我着手处理的……”

    孙良一眼睛一亮,马上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虔诚样子,吴建伟看了他一眼,继续道:“这次比较巧,我们第七届「高研班」以35岁以下青年作家为主,里面有十几个都获得了「茅盾文学新人奖」提名。

    「代表团」又大部分是从「新人奖」提名者里选拔的,所以我们办公室负责了名单的汇总工作……”

    孙良一惊喜地道:“哦?那张潮……?”

    吴建伟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举起杯子喝了口茶,仿佛知道再说就失言了,沉默起来。

    孙良一内心很着急,但还是耐着性子道:“吴主任,其实张潮不在代表团名单里外面都知道了,您这也不算泄密。再说了,会客室里就我和您……”

    一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吴建伟才道:“我只能讲,现在汇总的名单里没有他。至于以后领导会不会把他加上去,我可不敢打包票……”

    孙良一得到了一个确切答案,高兴极了,连声感谢。

    这时候,会客室上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吴建伟一听就道:“哦,下课了。我去把张潮叫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