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在沪上,小四坐在宽大得可以埋进他整个人的大班椅里,长长的睫毛下,戴着美瞳的眼睛显得格外深邃,大得过分地瞳仁、细白的皮肤、金色的碎发,看起来像个卡通人物。
得不得「茅盾文学新人奖」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如何表态。
今天的小四,虽然还买不起汪精卫四姨太的公馆,但是在作家当中,财富方面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存在。
2006年的作家富豪排行榜,他以850万的版税位列第六名,在新生代作家当中仅次于韩涵的950万,和张潮的……4300万。
而且这只统计了个人著作的版税,像他还拥有《最》系列、《岛》系列等杂志、图书,每期的销量都超过30万册;同时旗下的青春文学作家虽然跑了一部分到张潮那里,但七瑾年、洛洛等人,在销量上也很能打。
所以在他心里,自己在拥有的物质方面,只比不上怪物一样的张潮,其他人包括韩涵,都不在他的眼里。
对于向作协靠拢,他没有任何一点心理负担,毕竟身上没有韩涵那种“愤世嫉俗”的叛逆标签——但如果张潮也站在对面,他就有点犹豫了。
小四不清楚如果自己用柔软的姿态表示对入围初选很高兴,会不会被人当做向张潮认输。
这时候办公室的大门被敲响了,一头淑女长发的洛洛走了进来,对他道:“笛安来了,你现在要见她吗?”
小四闻言连忙放下支在下颌的手,说道:“赶紧让她进来吧!”
笛安是他一直想签的作家,不仅文字风格与自己的杂志非常搭,关键是长得也非常青春靓丽,特别适合包装成美少女作家,卖卖周边。
自从《青春派》之后,几乎所有的青春文学杂志都着力打造偶像作家的招牌,各种玩偶、贴纸卖得不亦乐乎。
最收敛的反而是始作俑的《青春派》。22岁强制“下线”的机制,让他们退出的偶像作家的“保质期”都只有3到5年。
过了22岁这个“大限”,都要尝试转型去《青春派·大观》或者其他文学杂志做“成年人作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
转型失败,或者不愿意转型的,基本都会被《最》系列,或者《花火》等杂志疯抢。
但奇怪的是,这些被“抢过来”的“前《青春派》偶像作家”们,都无法再延续之前的辉煌,几乎没有读者愿意跟着他们转成《最》系列或者《花火》的读者的。
张潮当初提出的“作家要与读者一起成长”的理念,似乎真的改变了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
所以这一两年,大家都在尝试推出自己的偶像作家,打破这种青春作家“红不过三五年”的怪圈。
笛安去年才从英国留学归国,今年1月份就在《钟山》上发表了中篇《莉莉》,《最》系列杂志很快得到授权进行了转载,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
这才促成了笛安的来访。
不过笛安进门寒暄完后的第一句话,就让小四有些崩溃:“恭喜你啊,入围了「茅盾文学新人奖」的初选!”
小四死死盯着笛安的眼睛看了几秒,才确认她不是在讽刺,而确实是在真诚地祝福,不禁有些迷惘:“你不觉得……我入围这个奖,有点……有点荒谬吗?”
笛安错愕地道:“荒谬?为什么是荒谬。这是个荣耀啊!说明我们的青春并没有被认为是一场瞎胡闹啊!无论是你,还是韩涵,又或者是其他人,甚至是我,都是这场‘青春狂欢’的组成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