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边说着,立刻就有活动专用的摄影师来到几人身边,给他们拍了一张大合影。伊万卡自然是c位,张潮则也被她拉到了中心位置,然后是苏珊等人分列两侧。
一番操作下来,张潮只能感慨果然是久经考验的社交名媛,自己那点小心思人家洞若观火。
合影结束以后,他们这个小“团体”当然地引起了关注,不断有人和其他小团体向这边靠拢,这下张潮更没得逃了。
伊万卡很自然地开始为众人介绍起来:
“迈克尔·阿斯顿,他是一位知名的投资人,对新兴科技领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的投资组合里有不少令人瞩目的初创企业。”
迈克尔·阿斯顿微微一笑,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张潮身上,说道:“我对你的「weibo」很感兴趣,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找个时间细细聊一聊。”
张潮只能微笑、点头、含混不清地应承着。
“莉莉·格林,她是时尚界的宠儿,拥有自己的高端时尚品牌。她的设计在纽约时装周上总是备受瞩目,今年她还会出现在欧洲,出现在米兰。……”
“亨利·汤普森,他是一位建筑师,作品遍布全球,从摩天大楼到私人别墅应有尽有。如果你们需要一栋独一无二的房子,找他最好了!”
“这是艾玛·克莱尔,杰出的慈善家,致力于推动教育和环保事业。她的慈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
一番social下来,张潮只觉得精疲力尽。其他人倒都是兴致勃勃,尤其是苏珊,没一会儿就攒了一小迭名片,还约了两个专访。
其他两个男作家、两个女画家,也都各有收获,看向张潮的眼神都变了。迪亚斯和菲利斯眼里全是感激和羡慕,毕竟没有张潮,他们机会不可能与这些人发生太多交集。
戴纳和莎拉一开始还为张潮之前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贬低”而愤怒,现在转化为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因为张潮吸引而来的都是她们画作的目标消费人群。
对没有成名的年轻画家来说,作品能上拍卖会一幅拍个几千到几万美金,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更多时候还是要靠画廊一幅几百到一两千美元的零售。
这时候结识这些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愿意为“品味”买单的金主就太重要了。
唯独张潮,因为“无所求”,没办法从这种社交当中收获任何满足感,所以最为烦躁。
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张潮忽然对伊万卡道:“伊万卡女士,刚刚你说希望我和大家讲两句?”
伊万卡一愣,这句话是自己为了挽留张潮随口说的客套话,并不是真的要张潮讲些什么,不过经验丰富的她当然不会否认,而是很镇定地道:“是的,马上有一个嘉宾致辞的环节。
希拉里女士会第一个致辞,她是我父亲邀请的贵宾。而你,张,也是致辞嘉宾之一,千万不能离开哦。”
说罢,向身边伴随的一个女子使了个眼色,女子立刻心领神会,离开去办事了。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微笑着向伊万卡点头示意。
伊万卡高兴地转头道:“张,你想好一会儿讲什么了吗?”
其实邀请嘉宾讲话哪有这么临时的,万一嘉宾没有准备好出丑了怎么办?但是张潮只微笑地看着,与伊万卡很有默契地打完了这次“配合”。
既然已经逃避不了,那就干脆反其道而为之,用“讲两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