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其实是准时发的,被审核屏蔽了,改到现在)
伊万卡看着一副金发碧眼、肤白貌美的样子,往往让人忽略她的心机和手段,简单认为她是托庇于父亲财富之下的富二代。
其实她也很有野心,并且继承了父亲的“现实主义”精神,无论是社交还是婚姻,总是利益最大化考量。
张潮在她的眼里,就是一枚值得拉拢,甚至投资的棋子——年轻、有影响力、形象正面,在中国这几项甚至还能再翻一番;财富和地位都处于稳定上升期。
尤其是刚刚推出了一款极有可能改变互联网社交平台格局的产品,万一成了下一个扎克伯格呢?
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聚会,本质上既是实力的秀场,又是资源的交易场,所以绝大部分来这里的人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关注对象。
张潮就是伊万卡今晚的关注对象之一,所以他的一举一动始终在她的视线当中——即使看不到,也有专门的礼宾司仪为她汇报重点人物的行踪。
拍卖会一结束,她就转身寻找张潮的身影,看到他一脸解脱地与同桌的另外两个男作家握手,又准备脱离人群往卫生间去,哪里不知道张潮这是想提前溜号?
所以伊万卡立刻上前叫住了张潮。
张潮无奈只能停下脚步,实话实说地对伊万卡道:“这次能来见到你和你的父亲,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伊万卡连忙道:“这里有不少人想要认识你呢!你走了,他们可能会十分失望。”
张潮知道这只是托辞,但人家客客气气的,自己也不能真的拔腿就走,否则真成了没事找事、虚空树敌了。
不过主动权不能这么轻易地交给对方啊——于是张潮伸手一揽,把正在旁边围观的朱诺·迪亚斯和约舒亚·菲利斯拉到了身边,笑着道:“我其实是想找个地方,和他们两个喝一杯。
这是朱诺·迪亚斯,纽约大学写作学的教授;这是约舒亚·菲利斯,《波士顿日报》的专栏撰稿人。他们的作品和对文学的见解都棒极了!”
伊万卡见状只能也客气地和两人打了下招呼。对迪亚斯和菲利斯,她的印象仅限于浏览宾客名单时一眼而过的粗略记忆,根本想不起任何细节。
迪亚斯还好,比较沉稳一些;菲利斯有些受宠若惊了,连说话都有些打磕巴。
这时候张潮为了继续“稀释”伊万卡对自己的关注,连忙又指着看热闹的两个女画家道:“戴纳·舒茨和莎拉·福克斯,她们两个的画作是今晚拍卖的焦点呢。
刚刚我们在台下也有……友好的交流。”
被点到名的两人都有些猝不及防,但伊万卡是今晚活动的核心人物之一,自然也不敢得罪,所以也上前和伊万卡打起了招呼。
伊万卡显然对两个女画家更熟悉一些,道:“戴纳,刚刚你的画我想拍下来来着,但是乔纳森爵士比我更加慷慨一些……莎拉,你的风格我也很喜欢,我在「大卫·兹维尔纳画廊」看到过你的作品……”
张潮松了口气,自己并没有想在这种场合出风头,现在伊万卡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他自然又想开溜。
没想到伊万卡并没有想放过他,很快就把话题聚焦到他身上来了:“戴纳、莎拉,还有菲利斯、迪亚斯,你们都是美国最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张,则是中国最优秀的年轻艺术家。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我们一起拍一个合影吧?”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