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04:独行文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0章 不好,被张潮偷家了!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下让等待的读者们更加期待了。

    此刻纽约公共图书馆外的人龙已经超过3百米,加上内场等候的读者,总人数已经接近千人,还有从纽约各处源源不断赶来的读者。

    其中很多都是从「me too!」才开始认识到这位中国青年作家。他们来,不是因为对张潮的感兴趣,单纯就是想支持一下这位敢于向“滥用种族歧视”开炮的勇士!

    这种热度,在美国本土的畅销书作家当中也是比较罕见的。不得不说,张潮身上的“争议体质”让他无论在哪片土地上都备受关注。

    台下的艾丽丝·梅休和大卫·米勒绝望地捂住了眼睛,张潮这是彻底让这场“闹剧”奔着不可收拾的方向去了。

    他们都能想象,今天之后美国的文化舆论界会乱成怎样一锅粥。而且看现场的读者反应,八成还会有现在时兴的“个人社交媒体”下场搅局。

    这对一向保守经营立场的simon&schuster出版社来说,是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形!

    但转机很快出现了——

    挑起这场“战争”的刘易斯·兰帕姆像是下了莫大的决心,再次发言道:“先生,恐怕你误会了我刚刚的问题的意思,可以容许我解释一下吗?”

    张潮当然无有不可,同意道:“没问题,你可以再说一遍。”

    刘易斯·兰帕姆深吸一口气,道:“我那个问题的意思其实是——你创作《大医ii》这部,是为了促进中国和美国的读者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

    尤其是让美国读者懂得‘中国式完美’在中国摆脱苦难历程当中,起到的精神象征作用——是这样吗?”

    话刚落地,后排的读者中就响起了嘲讽的怪笑声,还有人大声喝着倒彩:“好样的!兰帕姆先生!”

    张潮则满意地点点头——这位老哥还是很灵活的嘛——道:“你说得太对了,我的目的就是这样。我在一开始就说了,文学一叶孤舟,让世界上的人们可以彼此联系。

    我想兰帕姆先生对《大医》这部的理解,是深刻而准确的。”

    刘易斯·兰帕姆听到张潮这么说,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庆幸自己能“安全着陆”。至于后排读者的那些嘲笑,他就当没听到。

    张潮则面不改色,仿佛刚刚发生的一切是理所应当,全在自己的计划当中。

    老太太艾丽丝·梅休虽然见证过无数作家的风采,但真的没见过张潮这种“怪物”。

    作家嘛,性格往往两极化——要么特别“原生态”,“社恐”如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往往对媒体退避三舍,不管夸还是骂都不太回应;

    “粗暴”如亨利·米勒(《巴黎暖冬》)、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则不时批评媒体的浅薄、无知,几乎三天两头都要diss一下记者们。

    要么特别“社会化”,例如做过记者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永远不会在媒体面前说错话,至始至终都是一副大师做派。

    张潮与他们所有人不同,他似乎视“媒体”为纯粹的玩物或者工具,能从容地在“紧张的对抗”与“和谐的对话”当中反复横跳。

    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挑衅,张潮似乎都能让提问者显得格外愚蠢和窘迫,甚至如刘易斯·兰帕姆一样被迫把自己的问题给坐……吃回去。

    艾丽丝·梅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