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聚集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外的读者越来越多,下午3点,张潮的《大医ii》新书发布会正式开启。
在众人的期待目光中,simon&schuster出版社的副总裁、编辑主任艾丽丝·梅休(alice mayhew)首先登上了主讲台。
她为simon&schuster出版社服务近30年,是资历最深的编辑之一,也是国际部主编大卫·米勒的直接上级。
艾丽丝·梅休年过七旬,有着一张典型的“学问很好”的女性面孔,一头金色的偏分短发,虽然妆容和服饰十分精英化,但是笑容十分和煦,让人觉得颇为亲切。
她对着台下的记者和读者道:“今天在这个伟大的图书馆,我们很高兴迎来了simon&schuster今年最重要的发布会之一,来自中国的年轻作家张潮的《大医ii》,即将和大家见面。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近20年来,从来没有一位中国作家,能在美国取得如此的关注与成功。这一方面源于他的作品优秀,打动了美国的读者;
另一方面,也缘于他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公众形象,在争议中捍卫了simon&schuster的价值观!……”
大卫·米勒对正在后台候场的张潮道:“艾丽丝已经很多年没有亲自出席新书发布会了,我们对你的新书绝对有诚意——怎么样,能把它签给我们吗?”
自从张潮在列车上透露了自己准备创作一部新的时候,大卫·米勒就兴奋起来了。
对编辑来说,比一个畅销书作家更可爱的是什么?
——当然是一个高产的畅销书作家啦!
有些作家虽然书卖的不错,但是往往好几年才能写出一部作品。如果遇到塞林格那样成名以后50年没有新作品的奇葩,对签下他的编辑来说就像是噩梦。
张潮今年才完成了《大医ii》的写作,马上又投入新作品的创作当中,速度堪比巅峰期的斯蒂芬·金,简直就是编辑的至宝。
张潮笑道:“我正在写的,可能不那么好卖,无论是题材还是手法,对美国读者都不那么友好。”
大卫·米勒毫不犹豫地道:“签给我们,我们依然按照《大医》的标准和你签订出版合同。张,你要相信我们的诚意,simon&schuster绝对是对你最好的出版社,之前的风波是一场误会。”
张潮不置可否,只是道:“……你们的编辑主任,好像把我夸得太过了。”
大卫·米勒闻言重新注意主讲台上艾丽丝·梅休的发言,只见这位充满知性美的优雅老妇人正在对《大医ii》进行不遗余力地赞美:
“张潮在这部展示了中国传统医学理念「仁心仁术」与现代医学结合之后产生的巨大效应,它证明了医学不仅是科学的实践,更是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伦理道德的责任。”
“医者的个体命运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呈现出‘医生’这一职业如何在封建社会与日益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寻找到自我定位。”
“张潮试图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化和医学在当代语境中的传播与影响。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通过对现代与传统的对话,促使读者思考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重新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元素。”
“这部作品在‘文化适应性’和‘文化再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既为古代文化注入了现代视角,也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叙事路径。”
大卫·米勒有些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