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7我的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1章,新未来(求订阅!) (1/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补习学校名字叫「新未来」。

    就是字面意思: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李然和杨应文咀嚼一番,觉得这名字俗归俗,但好记,寓意也挺不错,都同意了。

    确定好补习学校的名字,李恒这个大老板除了要出资金外,还要负责决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战略。

    他对两女说:「接下来李然的工作,就是尽快把学校的「架子」给搭好,找一个能容纳几千人的场地、雇人员、安装电话和招生等工作。

    老抹布你呢,前期主要负责找老师。」

    分工明确,两女点点头。

    杨应文问:「找几个老师?」

    李恒想了想,讲:「现在摊子才铺开,不能一口气吃个大胖子。按我的计划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晚上两节课,每天一个老师,这就需要5个老师。

    星期六的话,咱们重点突击应试英语;星期天的话,咱们集中讲出国流程、

    面试官面试、讲国外不同国家的文化、应试技巧等知识。

    嗯,这样算下来,常规8个就够了。但考虑到有些老师临时有事来不了,多招两个有备无患,关键时刻能代课,能顶一顶,所以9到10个老师比较适宜。」

    李然陷入沉思,「出国流程我们三个都不懂,那我们得找一个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才行。」

    谁不懂啊?

    李恒心说老子比谁都懂,不过没说出来:「这几年为了出国挤破头,有些老师申请出国签证连着几次失败的多得是,咱们就挑这种人。

    他们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签证失败了,但流程早已烂熟于心,对国外也有一定了解,最适合我们补习学校。」

    李然记在心里。

    李恒继续说:「咱们是补习学校,除了需要备考四六级的在校大学生外,主要目标群体是出国没通过考试或面试、准备出国学英语、目前还只是有意向出国的这几类人。

    所以课程知识不能跟大学讲堂一样,一切都要以「考试」为目的。

    说明白点就是,老师除了授课英语知识外,还要抽空去研究历年考题、重点题型和猜题,甚至等将来我们的规模扩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有自己的专业教研组,编写出自己学校的专门教材,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补习学校模式可以复制,但核心竞争力不容易复制,这是我们将来面对竞争和市场的致胜法宝,从一开始咱们就要制定大目标,制定大方向,一起往这方面使力。」

    听完李恒的规划,杨应文觉得自己以前想太简单了,也太天真了,她能感觉到李恒的蓬勃野心,不过这都是好事,反而激起了她的不服输精神。

    自从和家里闹以后,她时时刻刻都想证明自己,想像李恒一样有一番作为,出人头地。

    也许,这次真的是个机会!

    老抹布如是想。

    关于课程编排,在这个时代,有着几十年丰富经验的李恒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随随便便把后世一些成熟课程内容搬过来,就能造成降维打击。

    这方面他不担心,想着回去就开始弄此事。

    李恒继续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