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7我的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大作家李恒就是唐僧肉,香饽饽(求订阅!) (2/8)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人前的肖涵可是卓然风姿、冷静自持的装逼少女,淡淡嗯了一声,就对魏诗曼说:“妈,我饿了,回家吃饭吧。”

    见女儿这幅生人勿进的模样,魏诗曼歉意地对李恒笑笑,转身跟着女儿离开了这片区域。

    回去的路上,魏诗曼问:“以前不是嘱咐过你吗,见到李恒不要这么冷淡,人家向你打招呼了,你好歹也礼貌回一句。”

    肖涵抿笑,脆生生说:“我这叫被暗恋的人有恃无恐。”

    魏诗曼语噎,过了会问:“这话你哪里学来的?”

    肖涵回话:“书上有。”

    魏诗曼数落道:“就算人家暗恋你,也态度好点,都是一个镇的人,你们还是同学,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

    肖涵古怪地转头,“妈,你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魏诗曼说:“他的《活着》,单行本的销量已经突破一百万册了,人家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大作家。”

    肖涵问:“您喜欢他的?”

    魏诗曼摇头,“我只看了一遍,太过悲剧,不想看第二遍。倒是你爸看好几回了。”

    肖涵眼里的亮光一闪而逝,用鼓励地眼神说:“这么喜欢二婚男,要不您跟爸爸商量商量,我接受人家算了,既得了人,还得了钱,一举两得。”

    魏诗曼哭笑不得,“行了行了,知道你不待见他,妈以后不提就是。”

    …

    有钱了,大小姐出身的田润娥精气神立马变得不一样了,向来节省的她为了招待这位20多年未见的闺蜜,一咬牙买了好些珍贵的山货不说,还到市场搜刮一番,买了几斤顶好的牛肉回去。

    又心疼丈夫和大女儿,日复一日,风里来雨里去的就是那几身旧衣裳,于是又去布店扯了6尺布料,给两人定做了一套新衣服。

    至于二女儿和小满崽,田润娥却没再去操心,她敏锐地察觉到两小的不喜欢定做的衣服,更喜欢去成衣市场买时尚的,买现成的,所以也就由了他们。

    同过去一样,李恒一行人从镇上一到村口就听有人吆喝:

    “哟,大学生回来了,这回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咯。”

    要说上湾村,这回可不了得哇,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一个清华,一个复旦,还有张志勇这货也考上沪市,顿时成了轰动十里八乡的大新闻。

    尤其是杨应文考取省理科状元,影响更是巨大。不仅大伙茶余后饭在谈论她,甚至还有好多家长带着孩子跋涉几里、十几里路向她取经。不只村里的人有,镇上的人也有,连隔壁镇的人都听闻赶了过来。

    杨父这次总算是长了回脸面,在村里邻居一众人的唆使怂恿下,正喜滋滋地准备办升学酒呢,准备收取一些礼钱呢,哪怕各家各户一块、一块二毛也好哇,这么多人一凑,那也不得上百块,足以抵得上半年的挣的工钱了。

    不过…

    一大清早的,正当被村里人捧着说好话高兴坏了的杨父把猪杀完,杨母就气喘吁吁跑来告诉他:

    “孩儿她爸,小四不见了。”

    杨应文是家里排行老四,小名叫小四。

    杨父开始还不以为意,他才不关心女儿去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