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7我的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局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陈小米等得就是这话,当即表态:“好,我这就出发。”

    周明伟郑重点头,嘱咐道:“对手不弱,确实宜早不宜迟,路上注意安全。”

    “谢谢周叔。”

    拿到尚方宝剑,想到老对头《收获》杂志可能会采取的行动,心急如焚的陈小米一刻也不敢耽搁。

    简单收拾一下办公桌上的东西,她就匆匆往编辑室门口行去。

    “欸,小米,你这么着急慌忙地去哪?”

    廖姐平素跟她关系处得不错,于是替好奇的同事们嚎一嗓子。

    陈小米撇眼周春兰,答话“我跟十二月约好了见面,得去做些准备。”

    编辑部都是老油子,从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听出了不简单,戴叔打气道:

    “小陈,祝马到成功!等你回来请我这老头子喝酒。”

    “借您吉言,没问题。”

    离开人民文学,陈小米先是马不停蹄去邮局,拍了一封加急电报去邵市。

    接着找一公用电话亭,给父亲一朋友打电话,弄票,火车票机票都行。

    …

    邵市,一中。

    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手段,李恒在《收获》杂志一男编辑身上如法炮制了一遍,把对方唬得一愣一愣的。

    等他把红色听筒放回原位,英语老师问:“你这么玩,真的能成功?”

    李恒琢磨着说:“现在还不好讲,过些日子就知道效果了。”

    英语老师双腿盘坐在沙发上,端起茶杯品两口问:“伱就一新人作家,要是他们不惯着你,直接放弃了,你怎么办?”

    李恒信心十足:“不会!我写的东西我心里有数。”

    见她一副爱信不信的样子,他补充一句:“等奖学金考试完,如果两家杂志社还没消息,那我就投《当代》和《十月》试试,这次不再耍花招,老老实实挣稿费。”

    听到这话,王润文视线在他脸上停留许久,非常不解地问:

    “邵市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知识分子,这些年也没见谁成为大作家,也没见谁有能耐出版小说。

    就像王琦老师他们,报纸上发表两根手指大的豆腐块都要显摆好长一段时间呢。

    你才18岁不到,做出这么大成绩为什么还不知足?为什么那么执着钱财?”

    李恒淡定地摇头:“呕心沥血写一本书,才挣几百上千,我有什么好知足的?

    我现在又没其它收入来源,只能指望这个,所以我得实现利益最大化。”

    听着这话,想起他的贫苦家境,王润文没跟他就这话题争论下去。

    慢慢喝完一杯茶,她看下表说:“走吧,家里没做饭,趁现在还有时间,咱们去外面吃点。”

    李恒很是自然地问:“我是蹭饭吗?”

    王润文诡笑反问:“为什么不叫吃软饭?”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