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收到了多地的邀请,还向范无眠提建议,说应该打造一个平价的子品牌出来,去东北大量生产冰酒,把价格打下去以后,从进口的红酒那边抢占市场。
企划书里举了个例子,提到一瓶成本不到1.6澳元的红酒,进入内地市场之后经常能卖出上百块,即使含泪打个七八折,每瓶酒的净利润照样能达到数倍。
这种既需要大量人手,进而增加自身影响力,又可以带来高利润的酒水生意,让范无眠觉得非常不错。
还有就是房地产。
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参加土拍拿地皮等于给官方送钱用于发展,并且还能创造出规模庞大的就业机会,影响到下游的建筑、家电、家居、建材、销售等等行业。
未雨绸缪很重要,想要跟上面搞好关系,直接砸钱买地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目前才身价百亿,范无眠却已经开始考虑起等到身价千亿、身价万亿的时候将会如何,忙着塑造自身公众形象,该捐钱的时候毫不心疼。
手里分明紧巴巴的,但整个2006年期间,他依然分批捐赠了4000多万人民币出去,并且通过工作室高调对外公布,尝试在年轻人心目中植入“自己是个好人”的印象。
这样一来等到他们长大,成为社会当中的中流砥柱,就能帮范无眠说点好话。
刚成立不久的家族慈善信托基金这边,在他的授意下则准备到内地选址,租赁土地建造几个规模庞大的林场和果园。
将来主要种植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树种,比如黑胡桃和红豆杉、橡木、柚木、大红酸枝,甚至还包括金丝楠和黄花梨,外加咖啡豆、樱桃和榴莲等等果园。
范无眠不求这些果园和林场,能在短时间内给自己带来回报,就当是在植树造林做慈善的同时,替子孙后代们再存一笔钱。
曾经听说过1807年哥本哈根战役后,丹麦计划种植约90000棵橡树,为重建海军做准备,直到200年以后再通知交付的故事。
虽然故事并非完全真实,不过用林场代替存款用于传承,确实是个不错的思路,可以想想办法拟定协议,等到约定的时间再允许对外出售。
例如金丝楠木和南海黄花梨那些,长成材需要很长时间,要是不出太大的变故,或许能让200年后的后代们,感受到他跨越时间长河,送给他们的一份照顾。
普通人喜欢想着如何发财,而对富人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则是如何将财富长久传承下去。
哪怕目前还没有孩子,可很多布局宜早不宜迟,提前准备反而更好。
此时此刻。
蒲嘉静就把一份文件交给范无眠,告诉说:
“关于种植黄花梨的计划,好像已经有人抢在老板你的前面了,南海岛的花梨谷那边,去年有位商人买走了一大批黄花梨木树苗,接受记者采访说是要尝试改变黄花梨无材可取的困境。”
“土地方面没问题,很多地方都愿意跟老板你合作,农大的冯教授正在帮我们寻找合适的地址。”
“现在最大的问题,反而是树苗比较难买,需要花点时间跟种植户合作,然后从他们手上采购,就比如生长在北美的胡桃木,内地几乎没人种植,自然而然也买不到树苗”
范无眠淡定道:
“这个好办,只要帮我育苗能赚钱,肯定有苗圃愿意抢着干。育苗方面的成本不高,时间成本才是最贵的,恐怕要等我七老八十,才有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