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员放下了电话后站在那,看着已经挂起来的电话笑了两声。
他其实已经问过新金市本地的酒水供应商,这批酒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酒,不是那种大酒厂出来的酒,价格给不了太高。
加上还有运费,从联邦的最南边的城市运输到联邦中部地区,就算从海运走,运费也要不少钱——
这些被明令禁止在国内进行酿造,运输,销售的酒,是不会有人冒着巨大危险来运输的。
运输公司的规模越大,他们越不会轻易的触碰这条火线,除非有参议员亲自的保证。
但是参议员又怎么会为这些违法的事情保驾护航?
所以到头来,只能由供应商自己组建车队或者货船来运输,这样成本就会变大了不少,并且风险也会增加。
所以他们不可能给太多的钱,而且金州并不缺酒,整个东海岸都不缺酒,总有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把酒走私到东海岸那些能卖得上价的城市里。
为国会供应酒水的供应商报价只有七八十万不等,比蓝斯的报价少了一点钱。
从某方面来说蓝斯愿意支付九十万,他们还是赚了的。
一开始他们其实并没有想过从这里面赚钱,但是随着禁酒令的开始实施,一些有能耐的,有关系的人找到了他们。
不是想要让一些酒从被查封的仓库里放出来,就是有些人想要买下某个仓库里被查封的酒。
这里面涉及到了太多的利益和人情,一开始他们的确不同意,但时间长了,总会遇到一些无法拒绝的。
底线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试探中,被一点点打破。
直到现在,如果有地方禁酒局查获了大量的酒,他们就会从中小捞一笔。
反正民众们不知道那些酒到底怎么处理了,他们只能看到大量的酒水被销毁,至于还剩下多少,剩下的那些会流向什么。
在热度消退之后,就不会再有人关心。
而这,恰恰就是他们赚零花钱的方式。
隐蔽,也实惠。
这批酒蓝斯并没有打算运回去,会在当地直接销售掉,以批发的价格,大约一百二三十万。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蓝斯已经开始从纯粹的零售商,向批发商开始转变。
当然他这边线下的一部分零售渠道还是会保留,也算是给酒鬼们的一些福利。
现在整个联邦都缺酒,但又不缺酒,因为十七家酒厂可以加足马力开始酿酒,伴随着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让这些酒水开始流向市场,禁酒令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了。
不过它还是会存在,并且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只有禁酒令存在,酒水的价格才会贵得离谱!
从颁布禁酒令并且开始实际的实施,到现在,三年时间里,包括水果葡萄在内,葡萄的整体价格暴涨了超过了三十倍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三年前蓝斯花了七十多块钱,不到八十块钱的价格就能购买到一吨葡萄。
但是到了现在,利吉,百利得,农达,联邦三大农产品渠道商对水果葡萄和酿酒用的葡萄的报价已经涨到了两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