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迹看他一眼:“成色不好。”
老掌柜纳闷:“您就这么一伸手,便笃定它年份不对?小人开当铺四十余载,还没在人参上出过岔子,这人参是种出来的、还是野山参,够不够年份,小人一看便知,绝对错不了。当初可是您说要小人去买的,怎么能买完不认账呢。小人这当铺虽小,背后可是……”
陈迹伸手从老掌柜脸前掠过:“六十一岁。”
老掌柜瞪大眼睛:“您还真有这本事,连小人的年龄都能探出来?”
陈迹微笑道:“我不仅知道你年龄,还知道你家中有两个儿子在府衙当差,一个是笔吏,一个是捕快,你那当捕快的儿子常年巡视东市码头,喜欢揩油、勒索,要不要我遣人将他们押来问问?”
老掌柜噤若寒蝉。
陈迹从怀里掏出陈问宗给他的那串佛门通宝来:“四十支人参,每支十五两,合计六百两。我这里是一千七百两银子的佛门通宝。”
老掌柜道了一声:“您稍等。”
说罢,他从后院库房里拿出一串佛门通宝:“大人,此通宝值一千一百两。”
陈迹随口问道:“这佛门通宝是真是假?是一千一百两吗?你没唬我吧?”
老掌柜小心翼翼瞥他一眼,这位大人怎么连这事也不知?难道是刚当的官?
掌柜赔笑道:“您看这通宝合计十八颗珠子,前六颗代表它出于哪座寺庙、中六颗代表它给了谁、方便溯源、后六颗则是代表数额。”
掌柜继续说道:“而这通宝的防伪手段其一,前六、中六、后六分别由洛城陀罗寺、京城缘觉寺、金陵栖霞寺指派固定的僧人雕刻,笔锋、刀锋模仿不了。
说到此处,掌柜拿来一只琉璃放大镜对准佛珠:“其二是密押,您仔细看这通宝上其实还刻有极其微小的经文,百余字才占米粒大的地方,一般人做不到。而且这百余字对应的经文只有佛门知晓……总之,这通宝一上手,真的、假的很好辨认,质感完全不同。”
陈迹明白了,古时晋商票号也是用专人写字来做银票防伪,并不稀奇。
至于这微雕技术就像他用过的纸钞一样,摸一下盲文的凸点,看一眼水印,再摸一下材质,真钞假钞很好辨认,质感不同。
他思索片刻:“若有人也掌握这微雕的手段,岂不是……”
掌柜慌了:“大人慎言,您这想法可万万不能让佛门知道。况且,如今江湖上会微雕的,都被抓走当和尚了,这手艺在民间已经失传了!”
陈迹笑了笑,抱起两只木盒子出门:“别怕,开个玩笑。”
待到他与小满汇合时,已是两手空空如也。
陈迹买了两个驴肉火烧递给小满:“吃吧。”
小满眼睛亮闪闪的:“公子给我买的吗?”
“不然呢?”
小满接过火烧眉开眼笑的咬了一大口,嘴里鼓囊囊的问道:“公子,此事能不能记?”
“可以。”
……
……
夜深人静。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