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60章二哈新用途 (4/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云提起笔,他先从自己在北域大漠建立的定期边疆巡视制度讲起,表示这种方法是可以逐步的编纂动态边疆图志,也有利于将华夏市场整合起来,梯度推进。

    赵云建议从单一的互市体系,变成分级互市的架构,从只是交易日常物品的简单边境榷场,然后进一步发展成为交易大型货物的区域中心城镇定居集市,等到一定时机,就可以在胡人的王庭开设属于华夏的专市,销售奢侈品,以及采购战略所需。

    在这样的集市贸易体系当中,不仅可以将战略物资贸易与政治忠诚度挂钩,还可以在无形当中推进类似于秦直道式战略通道,设置制度化驿站,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转化为军事行动。

    当然,赵云也注明,单靠武力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就像是揍二哈一顿也没什么用,一样记不住,下次依旧拆家。

    所以必须更进一步的教化,而这个教化么……

    赵云捏着笔,皱眉思索着,显然有些犹豫。

    因为南匈奴的教化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很多人就将南匈奴的教化模式直接搬来用,也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赵云却觉得似乎还有些不足。

    可要是说出这些不足,会不会让骠骑认为自己是在没事找事?

    赵云思前想后,决定还是要直言上表。

    当然,这不是赵云一时冲动,而是他觉得是自己职责所在。

    大汉从建国开始,就和这些胡人纠缠不清,一度被这些胡人欺凌,后来虽然说汉武帝崛起,开始痛揍匈奴,但是期间起起伏伏也是不定,东汉以来又有鲜卑崛起,虽然说现在骠骑大军纵横北漠,胡人战战兢兢,但是前车之鉴并不遥远,这些大漠之中的胡人,难道不会再出现什么新的联盟?

    未雨绸缪,当为人臣之责。

    此外,作为北域都护,如果连这种直接关系到了胡人之事都不敢说,那么这个『北域』意义何在?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当下胡人势弱,草原大漠之中或许还有一些新势力,但是还没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在当下这个战略窗口期推行治理胡人的策略,无疑可以事半功倍。

    『麾下云启禀,今北域新定,得将士用命,百姓归心,此诚宜显德化胡之时也。然窃观北域之胡,居无定处,人无定所,所积之物,不外牛羊,天灾之下,须臾消无。此乃胡人劫掠之根也,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而民附,今云斗胆,上表请主公定法,以安胡编民。其一,当赏胡功,纳其入汉,以汉籍为荣,其二,胡人黔首乏钱以用,多有以物易粟之习,然物不可久存,稍有破损,物之不值,人之匮急,焉有不乱?其三,胡人多有伪神劣灵,膜拜为信,今汉室之强,当以替之,汉之不取,难免伪劣觊觎。』

    『愚以为,一可颁功勋铜牌,铭刻其功,持牌者可战后定爵禄。胡人不通汉字,不明笔墨,军中功吏所记,胡人恐相疑惑,不如实物而定之。二可赐榷场周边之地,以许胡人屯垦放牧。胡人难明道理,难晓忠义,不过维护榷场之安危,便得自身之益处,必当死效也。三可铸新钱,散于胡中……』

    赵云洋洋洒洒,将自己所思所得,尽数都写在了表章之中。

    他并不知道,他这一份表章,其实已经有些摸到了大战略的边缘。

    毕竟这种整合胡人大战略的本质,是要将传统的『羁縻朝贡』体系,升级为『共生治理』的体系。而在历史上的三国之后,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证明了,在维持文化主体性前提下进行深度整合,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大汉当下,还没有完全形成所谓『华夷之辨』的思想桎梏,所以还有机会建立基于相互利益基础的弹性治理架构,将所谓高高在上的大儒砖家拉扯到地面上来。当然,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