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就是万历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国志略》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更多的信息。

    不想杨金水话题一转,“明受,卓吾公被召回京师,你知道吗?”

    王用汲欣喜道:“杨公公,恩师回京了?那真是太好了。学生刚到京师,还没来得及打听,也不敢打听。”

    “没错,朝廷体制摆在那里,你们没有心急打听是对的。

    而今朝堂上有些风浪,你们不必去管它,做好你们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多谢杨公公指点。”

    沈万象和王用汲知道杨金水是看在自己恩主潘应龙,和自己恩师李贽的面上才出声提醒。

    马车很快到了西苑南华门,先到旁边的值房接受检查,这才跟着杨金水进了南华门。

    八位净军轮流抬着两口木箱,紧跟在后面。

    来到紫光阁后殿外面,杨金水带着沈万象和王用汲先在外面候着,请入值的内侍进去禀告。

    很快就听到内侍出来,“杨公公,沈大人、王大人,皇上召你们进殿。”

    三人进去高叉手长辑见礼后,朱翊钧挥挥手,示意都坐下。

    杨金水却开始说:“皇上,奴婢奉诏把沈正使和王副使请到了,奴婢还有事要先走,请皇上恕罪。”

    沈万象和王用汲诧异地看着杨金水。

    杨公公,你什么大事啊,居然这样主动跟皇上告辞?

    太托大了吧。

    要是让外朝言官知道的,非得喷你狂妄悖逆、不为人臣。

    朱翊钧似乎知道杨金水要办的事,对他的态度不以为然,“哦,是那件事,朕知道,那你速去。”

    “遵旨,奴婢告退!”

    等杨金水离开后,朱翊钧继续说。

    “千鹤,明受,你们做的出使笔记,非常详细全面。而且很少带主观态度,尽可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

    这一点难能可贵。

    朕看过皇史宬,以及司礼监架阁库里,前朝的出使朝鲜、安南等藩国的笔记,居高临下、指手画脚、自以为是。

    这样的出使和观察,毫无益处,只会让我们更加狂妄自大,不思进取。”

    朱翊钧挥挥手,祁言呈上三叠文集,摆在他身边的桌子上。

    这三叠文集都不厚,分别在大约一寸左右。

    朱翊钧的左手在封面上轻轻地抚摸着,“这就是翰林院根据你们此前送回来的出使海外的笔记,整理的《西国志略》第一卷初稿。

    这第一卷是你们途经锡兰、祝融郡、坤洲西部地区的所见所闻,人文地理,翔实丰富。

    第二卷初稿其实已经整理出来,主要是你们在兑洲,也就是他们所说的欧罗巴的所见所闻。

    只是翰林院、礼部、太常寺和精神文明建设委审查讨论时,意见比较大。”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

    意见比较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