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
张四维身子前倾,头向前探,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我听说,皇上有意增加一员资政大学士名额。”
王崇古眉头微微一挑,没有出声。
王国光却大吃一惊,“子维,你这个消息从哪里听到的?”
资政局是皇上钦定的大明最高决策咨备机构,权柄比此前的内阁还要重。
作为资政局最高一级的资政大学士,权力也比以前的阁老还要大。
多增加一个资政大学士名额,意味着大明的政局要为之改变。
张四维嘿嘿一笑,没有答话,坐直了身子,端起旁边的茶杯,矜持地喝了几口。
王国光又转头看着王崇古,看着他脸上的神情,知道这个消息十有八九是准确的。
“鉴川公,如此一来,今年的风浪可能会更急更高了。”
王崇古点点头,“没错,风急浪高,大家都要小心些。子维,尤其是你,不要鱼没打到,反倒落了水。”
张四维目光闪烁,神情变得郑重起来。
“舅舅放心,事关我自己的前途,肯定会十二万的小心。”
京师南城广安门外北京南站,这十来天里,来自各地的地方大员们日益不绝。
陕甘总督徐贞明,陕西巡抚石星,河南巡抚刘禹浦,湖南巡抚胡僖,湖北巡抚宋应昌相约下车。
他们坐的火车走的是京汉线,从河南直接北上,从安阳进河北,经过邯郸、邢台、真定和保定,在涿州进顺天府,在良乡过卢沟河,从宛平县绕到这北京南站。
几人在站台上寒嘘了几句,等着通政司的人过来。
此时,有一列火车徐徐驶过来,靠在对面的站台上,这列火车最后一节卧铺车一看就是加挂的,朝议大夫以上官员才有的待遇。
“哦,这列火车是浦口到京师的,走的津浦线,应该有同僚。”
果然,火车停稳没多久,下来了两广总督刘应节、静海巡抚张学颜、江苏巡抚蔡茂春等人。
大家上前去,互相打着招呼,寒嘘几句。
刘应节哈哈说道:“胡抚台,武广线广东段在加班加点地抢修,你们湖南也要加把油。修通了,我就不用转海船去上海,走沪宁津浦线,直接走武广京汉线好了。”
胡僖笑着答:“在加紧修了。不光刘督催我,郑兵部(郑洛)更是一月三封电报,催问工程进度。”
刘禹浦看着张学颜很是好奇,“张子愚,你从静海赶回来,还这么快?现在不是秋冬,北风大兴,不利北上吗?”
张学颜笑着答:“汤臣有所不知,我是坐蒸汽轮船,从靖安(海防)先到香江。正好刘督也要北上,我们就一起乘坐蒸汽轮船,直抵上海,再在那里坐火车北上。”
“蒸汽轮船?哦,听说过。
据说万历初年,秦皇岛京畿造船局,以及上海江南造船局就分别研制出蒸汽小船,叫小火轮。
现在蒸汽大船已经投入实用了吗?”
“是的,我们乘坐的叫蒸汽帆船,也叫机帆船。顺风就扬帆加蒸汽机驱动,逆风就降帆,只用蒸汽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