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就是万历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章 历史戏台的新主角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 只是皇上经常接见大臣,人数不少,官阶有大有小,自己一时没注意。

    可是这样的能臣为什么不被皇上重用?

    李瑄迟疑地问道:“舒爷,刘巡抚是什么时候接任山东巡抚的?”

    “去年,梅大人接任乌斯藏宣政使,刘巡抚就从滦州知州接任山东巡抚。”

    “去年,万历四年?”

    “对。”

    李瑄脸色微变,阴晴未定。

    “怎么了李大郎?”

    “如此能臣,皇上为何不重用呢?潘凤梧、王子荐、李元江都奉诏进京入内阁,出任要职,偏偏刘巡抚还被外放?

    想不明白,着实想不明白。”

    舒友良看了他一眼,没有出声答话。

    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还不是你那位外甥,又在玩平衡之术。

    刘禹浦是有大才,可他跟潘应龙关系匪浅。

    而今朝堂上,已经逐渐形成潘应龙和王一鹗双虎相争的局面。虽然大家都在猜测,潘应龙是内阁总理的接班人,王一鹗是总戎政使的接班人。

    可是这种事谁说得定!

    王一鹗也是文官出身,他难道不想成为内阁总理,总领国政,继续主持改革大业,推行万历新政,名留青史。

    朝野上下,提起张居正,大家都是脱口而出,内阁总理张相。

    提起谭纶,总要愣一下,有心的会想起,哦,是戎相。

    可是戎相只管戎政,跟大家关系不大,权势和影响力也不大。

    这就是差别。

    潘应龙和王一鹗都是大才,你说他们会退让吗?

    你那位住在西苑的外甥,肯定会在他俩之间搞平衡。

    刘禹浦能力越强,你外甥越不会轻易召他进京,那会打破平衡的。

    舒友良脑子的念头飞转,但是没法跟李瑄说,人家是皇上的亲舅舅,血浓于水啊!

    “或许是中枢没有合适的位置。刘汤臣这等能臣,要是闲置,那就是太可惜了,于国于民,都是损失。所以还不如继续在地方理政,造福百姓。”

    李瑄连连点头,赞同舒友良的这个说法。

    大家继续边吃边聊,饭饱酒足,准备离开时,有位伙计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摞交迭的报纸。

    “诸位,刚送到的《皇明朝报》和《中国政报》,谁要来来一份?”

    李瑄伸手道:“来份《皇明朝报》。”

    任博安说道:“来份《中国政报》。”

    伙计把报纸递给给两人,收了报钱,看到舒友良盯着他,眼睛转来转去,以为他还没决定好买哪份报纸,便问道。

    “客官,你要来一份吗?”

    “有《风闻报》吗?”

    众人齐刷刷地转头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