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就是万历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朕最擅长用经济手段!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成立,以及正式发行股票事宜。

    张师傅,你看如何?”

    张居正早就摸透“好学生”万历帝的治政思路。

    皇上把决策和执行职责和部门分得很清楚。

    比如资政局是皇上设立的大明军国事最高决策机构,内阁是他设立的大明最高行政机构,在行使行政权时肯定拥有足够的决策权。

    但是它相对于资政局来说,就是执行机构。

    现在新设的金融工作委员会,直属资政局,说明它就是决策机构,是大明金融和货币方略大计顶层设计和决策机构。

    然后皇上又成立大明银行,履行中央银行和金融以及衍生部分的管理职责。

    中央银行,皇上此前多次提及过,张居正也知道了它的主要职责是货币发行、为其它银行提供最后贷款服务、为其它银行之间提供清算服务、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货币政策执行者、金融监管.

    此前中央银行的职责分别由汇金银行和富国银行承担,但职责并不是很清晰。

    张居正点点头:“皇上圣明。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工商越发兴盛,金融业会更加迅猛地发展。

    此前大明非常粗犷的金融管理,必须加以改进。

    皇上成立金融工作委员会和大明银行,把金融管理从决策到执行,全部完善到位。臣是万分赞同。”

    “好,此事少府监金融局牵头,户部、汇金银行、富国银行配合。”

    “遵旨。”

    又聊了一会铁路筹款和后续准备的事,张居正想起一件要紧的事。

    “皇上,规划里津浦铁路要在今年动工,四年内完工。一旦完工通车,对漕运的冲击,远胜海运。

    漕运一落千丈,数十万漕工和官吏,朝廷要早做准备,妥善安排。”

    “张师傅提醒的对。不过漕运被海运打击过一次,少说有一半漕工和官吏转业,大部分进工厂,部分分至农垦局,十分顺利。

    既然经历过一次,再来一次也不慌,让它继续接受市场的冲击和洗礼。铁路修通,各地厂矿会更多,需要更多的人手,再多的漕丁也有去处。”

    “皇上英明,是臣多虑了。”

    张居正敬佩地答道。

    他确实佩服朱翊钧对漕运的处理。

    朝野上下都知道,千里运河,数十万漕工是一个大毒瘤。

    南方的粮食运到京师,不仅要耗费上百万两银子的钱粮,定额的四百万石粮食还会漂没四五十万石。

    要是哪年风雨大些,可能会漂没七八十万石。

    瞎子都知道,肯定是上下其手贪墨了。

    可你还不能查,一查就有人怂恿漕丁闹事,一闹事漕运就停滞。

    京师宗室外戚、文武百官和数十万边军,等着粮食救命,一停滞就要命。

    所以朝野上下都知道漕运烂,可就是没人敢查它。

    皇上秉政后,大家都等着看他如何对漕运抡刀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