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可能这是客车的规矩。货车不一定。我坐过的货车,有十节的,有十二节的,有十六节的,没数。说是调度室会根据车皮满载还是空载,编组不同数量的车皮。”
莱昂却关注到另外一个问题,“车皮,不是车厢吗?”
“铁路上的人,习惯把客车叫车厢,货车叫车皮,也不知道哪里流出来的,有什么缘故。”
“嘀嘀”声响,有穿着制服的铁路值班员,吹着铜哨走了过来,他腰上插着两杆三角旗,一红一绿。
边走边喊道:“各位旅客,请上车,火车马上要开车了。”
“上车,上车!”
众人纷纷招呼着,紧抽几口手里的烟,把烟头按在烟灰缸里,陆续从各自的车厢车门上车。
马塞洛和莱昂帮忙扛着行李包,与舒友良上了八号车厢。
“舒爷,你几号包厢?”
“十号包厢,最后一间了。”
“你们几号?”
“我们四号,在奥斯曼使节包间的隔壁。”
三人边说边走,上了火车,在洗手间和卫生间之间拐了个弯,沿着不宽的走廊往前走。
马塞洛摇着头:“前面一二三号包厢,不知是你们什么衙门的官员,非常神秘的。”
莱昂解释道:“有两位说自己是新明通讯社,还有四位说自己是《皇明朝报》和《中国政报》的。”
“好家伙,那是通讯员和记者,肯定是跟着去滦州写报道去了。”
“通讯员,记者?”
“对,就是到处乱溜达,发现什么大新闻就跟闻到肉香的恶狼,刷地就跑来,然后给你调查个底朝天,再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
这就是记者。
前年江西南昌常平仓粮食盗卖大案,就是《中国政报》的记者,得原籍乡亲悄悄报信,然后乔装打扮,假扮成买粮食的粮商,把那帮粮耗子全查出来了。
做成专题报在《中国政报》上,然后兴起了大案,江西布政使、左右参议、户曹参政、督粮厅厅长,粮站站长,涉案官员四十多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贬职的贬职,连江西巡抚都被免了。
还有几十位涉案商人,也是抄家灭门,一个跑不了。
常平仓的粮他们都敢动,胆子太肥了。不过我听说是现在财政制度严密,其它门路搞不到钱,这帮子贪官污吏急啊,心一横,对常平仓下手了。
通讯员更加不得了,他们采集各地各种最新信息,汇集在通讯社,再卖给各大报纸。他们调查采集的消息,有时候直接送到内阁和资政局。”
莱昂恍如大悟,“《皇明朝报》和《中国政报》!就是我们在外宾馆常看到的那两份报纸?”
“对,我说你们怎么无动于衷的样子。”
莱昂耸了耸肩,“到现在,我认识的汉字还不足以让我看完一份报纸,汉字太难学了。而且你们的同音字太多了,我们根本分不清。
难怪我当时听他们自我介绍时,觉得非常耳熟,只是一时没有想起来。”
“四号包间,我们住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